摘 要:著重分析了當前社會對于高素質建筑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現在學校里面對于高素質應用型建筑人才的培養情況,對中職類學校培養建筑人才的條件以及相關措施進行了探討。現如今社會職業繁雜,高素質應用型的建筑人才成為社會上必不可少的一類人,所以說對于這方面有才能的學生應該加強對他們的教育,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教師還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建筑人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文化底蘊
一個建筑可能是一段歷史的承載物,也有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它的價值不僅僅是在物質功能上面,更多的是在文化內涵里面孕育的精神文明。所以說,一個偉大的建筑師,不單單要懂得建筑流程上面的事情,也要對整個建筑里面灌輸文化內涵。即使說建筑師不一定能夠自己決定整個建筑的形體內涵,但是建筑師一定要有自己的詩意情懷,要成為真心把文化融入建筑的建筑師,給人們創作出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所。所以說,對于建筑人才文化底蘊的培養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探討了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
一、語文教學對于建筑人才的文化培養
(一)豐富建筑人才的文史知識,提高其文化素養
語文這門學科學習的是語言和文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文化和語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言既是文化的一個承載體,又是文化里面的一部分。對于建筑人才來說,學習語文可以豐富自己的文史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這些軟知識不會白白浪費掉,對于從事建筑事業的人來說,學校里學習的語文文化知識往往能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給他們靈感,讓建筑人才的創新更加富有內涵,擁有文化底蘊,這樣建造出來的建筑才更能體現出一個時代的文化背景。
(二)提高建筑人才的審美能力,培育其審美理想
在我們中職學校里面,語文教學會把文學作品里面承載的形體美、語言美、情感美、社會美等等表現給學生,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體會到美的存在。建筑類人才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著重學習語文文化知識,就能夠提高建筑人才的審美能力,對于這些創造建筑物形體的人來說,審美可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還能夠培養建筑人才的審美理想,讓建筑師擁有一顆帶有夢想的心,創造出更多好的作品,讓創造出的建筑更加具有文化底蘊,這樣才能讓建筑師的個人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讓語文教學培養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
(一)更新觀念,堅持素質教育
說到底,我國的素質教育工作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所以說,中職學校里的語文教學也必須系統起來,把握好素質教育的內涵,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讓語文教學真正意義上培養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當然也包括其他學生的文化素養。古人說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就說明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來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人們的美德,這樣才能讓人們做到真善美。中職類學校里更應該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注重對建筑人才的培養,把握好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讓所有學生都能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建筑人才的人文精神水平,就能更好地讓建筑人才在創造時有無窮的靈感,提升建筑師的個人素質。
(二)在語文教學中有整體的教學思路
1.明確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學生的品位得到提升。課堂教學是我國進行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徑,老師傳授相關文化知識也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所以說,老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看清楚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文化,注重對建筑人才文化底蘊的培養,從而實現語文素質和人文素質雙向提高的目標。
2.優化語文教學的內容
語言修養和文化修養都是語文修養的內容,也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指望老師的傳授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要懂得如何優化語文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自我創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文化的價值,去體會品位的高低,去陶冶自己的情操,等等,這是進行學生文化底蘊培養的重要內容。同時,對于建筑人才來說,創造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這種教育方式,不但能夠增強建筑人才的創造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建筑人才的文學素養,一舉兩得。為了滿足社會對建筑人才的需要,語文教學內容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突出培養建筑人才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質。
3.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關系到教學效果,也影響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應該改革長期以來偏重講授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根據本課程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
現如今,大部分學校在應用型建筑人才的培養方面都缺乏相關的意識,對于建筑人才的認識不到位,缺乏相關的針對性培養政策。本文結合語文教學進行探究,分析了如何進行建筑人才的文化底蘊培養,指出語文教學對于建筑人才文化底蘊培養的重要性。對于建筑人才來說,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盡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在進行工作時有足夠的靈感以及創造出富有文化內涵的建筑。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