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方法,從整體來看,它是根據學生認知狀況進行的一種有效的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而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其教學重點和具體實施手段是不一樣的。針對中專學生,提出幾點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中專語文;情境教學法;自主性
中專學生和普通高中生相比,其文化課的成績是處于劣勢的,但是其實踐性比較強,具有很大的可挖掘潛力。針對其這些特點,我們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彌補其劣勢,利用情境教學法突破中專語文教學的瓶頸。
一、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情境教學
學生的主體性是目前教學的一大缺失方面,而要想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發揮情境教學的價值,就要擺正課程設計的中心,要圍繞學生開啟教學。情境活動設計的目的就在于引起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聽講。因此,情境設計的模式不應該是問答形式,而是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的活動。
情境教學的中心就是學生,要發展他們的思維特征,保護他們的認知,感知語文學習的魅力,最終反饋于語文知識之上,推動語文的學習。
二、以學生學習現狀為情境內容設計的出發點
中專學生在語文基礎方面略為薄弱,所以情境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開拓學生的語文思維,還要幫助他們鞏固其語文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在設計情境內容時,充分考慮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切忌照搬挪用,要做到:創設的情境和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相關,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增高”訓練,不能揠苗助長,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創設的情境要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夠讓他們在已有的基礎上發現語文另外的“秘密”,這就要求以熟知的情境帶入;激發和活躍課堂氣氛,讓語文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當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時,語文的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學生的情感共鳴為情境設計的目的
設計情境,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容易去理解這個知識,而不是一種“徒有其表”的課堂教學形式。因此,情境教學最重要的是能夠引起中專學生的共鳴,無論是從他們多數人的生活經歷出發,還是從學習現狀,或是喜歡的東西出發都可,只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能夠集中他們最大的精力。
總之,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的方法,無論是從教學質量還是教學目標上看都能夠有很大的突破,能夠促進中專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莊偉蘇.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