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高中生普遍厭學語文,是語文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詳細討論了學生對語文產生厭學的原因,并進一步從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層面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生;語文教育;厭學;解決措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語文這一獨特的學科。語文是一種工具性學科,也是一門研究語言文字的基礎學科,同時還是一門基礎的輔助性學科,學好語文,可以增強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階段學習語文正是培養學生扎實的文字、語言功底,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順暢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的最佳階段,高中生理應高度重視語文課程的學習,培養扎實的語文功底。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在當今各種文化尤其是網絡文化的沖擊下,在各種補習班遍地開花的沖擊下,高中語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處在高中階段的很多學生把所有課余時間都花在數、理、化、等學科的學習上。這種現象在理科班尤為嚴重,在數、理、化課堂上高速運轉的大腦太需要找到一個可以放松的時間了,所以就把語文課當作休息放松的好時機,在語文課上打瞌睡,以便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學習所謂的重要科目。
語文學不好是無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基于目前高中生對待語文的厭學情況,本文詳細討論了高中生厭學語文的形成原因及其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高中生厭學語文的原因
語文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其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精神發展和心靈發展。目前,導致當今學生厭學語文的根源在于:語文教育中忽視了人的精神的教育、人的心靈的教育。
(一)社會因素的影響
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的分析研究發現,社會因素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一大因素。一方面是社會輿論的影響,社會上不是流行著這么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對語文根本沒有提及。
還有一個因素,現在的學生是比較務實的,會考慮到以后就業的選擇方向,而如今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尤其文科生的就業形勢更是不容樂觀,這些信息無形中會傳遞給中學生,使得他們在學科的選擇上更加輕視語文的學習。
(二)學校因素的影響
很多學校把語文看作僅僅是考試科目之一,忽視了語文在傳遞人類文化和塑造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學生不能從語文中感覺得美好,不能在語文課堂上展開想象的翅膀,不能在語文教育中感受到人文關懷。這樣語文教育就不能滿足學生的審美需要,必然導致對語文的厭倦情緒。
(三)傳統因素的影響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統治地位,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基本上沒有自主性。在師生關系上仍以絕對權威的形象高高凌駕于學生之上。這種不合理的師生關系,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客觀因素的影響
語文成績的提高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且見效較慢的過程,因此,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時間學習卻不見成績顯著提高的現象,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這種心理往往會形成對待語文的厭倦心理。
二、消除高中生厭學語文的對策
如何改變學生對語文課的厭學心理,已經成為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以下是我們對如何改變高中生厭學語文現象的一些對策的探討。
(一)國家和學校應該首先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
國家和學校在對待語文教學上應該摒棄功利化的思想,回歸語文教育的本質。通過對語文的學習,了解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漢語文化;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明白漢語即將走向世界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趨勢;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培養我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我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擔當的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把能夠奉獻自己存在的價值,報效祖國作為人生的信念。
(二)激發高中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人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傳統課堂、對傳統觀念、對傳統教學模式都要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現在許多高中學校都實施了開放性教學,如“自主+展示”課堂、“導學案”課堂等。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有了信心和動力,自然會對學習語文產生十足的興趣,好成績也會隨之而來。
(三)教師要爭當領路人
在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方面,教師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首先在上高中的第一節語文課上,教師就要當好領路人。其次,一位好的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講課要談吐儒雅、深入淺出,這樣自然會受到學生的熱愛,在課堂上還可以適當增加些幽默用語,可以展示自我才藝,可以借助錄音機、多媒體等現代先進教學手段,這樣的課堂一定會是豐富多彩的、充滿吸引力的。
(四)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語文氛圍
語文作為一門研究語言文字的學科,更需要我們潛心學習,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學習語言文字的氛圍。當然這個問題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像現在收視率極高的中央電視臺的“漢字聽寫大會”“高校辯論大賽”,都是極好的社會現象,都是在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消除高中生語文厭學情緒,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上到國家下到學校,上到老師下到學生,認認真真的樹語文觀念,踏踏實實地做語文教學,扎扎實實的學語文知識。在我們倡導中華復興的時候,文化也隨之復興,讓中華的文化也成為強勢文化。而這一切都有賴于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消除語文厭學情緒也就成了“前進”道路上必須清除的障礙。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革新教育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踏踏實實的辦教育,踏踏實實的教語文,增加語文學習的吸引力,消除高中生的語文厭學情緒,變“要我學語文”為“我要學語文”。社會上下要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我們的語文教育才可以返璞歸真,更上一層樓。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