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深化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內容和新課改內容的同時,中職的數學課程教學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基于“能力”分級發展的教學模式即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后,得到了很大的反響,這個模式根據中職學生每個人所具有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化存在的差異,結合中職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數學;分層分組;實踐;學習效果
由于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的個體差異,為了彌補這種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全面發展,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嘗試應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規律,促使每個學生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更加和諧健康的共同成長。
一、中職數學分層分組數學模式分析
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就是分層,將學生的個性特點、課余愛好、考試成績等諸多因素作為參考對象,其次對學生進行分類,比如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分類:分為a、b、c三類;第二部分則是分組,把不同類別的學生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一個組,一般都是采用1:2:1的比例進行分配。
(一)深入調研并進行問卷的設計
對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記憶力等智力因素,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進行實際調研,使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具體實施時有合理的依據。可采取對學生進行分別談話、集體填寫問卷調查和心理咨詢等方式進行實際調研。在采取問卷調研方式的時候,可以根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大類分別設計調查問卷,最后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作為對班級進行分層分組教學的依據。
(二)合理的進行分層、分組
通過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之后,促使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心里的真實情感和學習成績等因素,同時在大部分學生、家長的支持下實現分層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成績、智力水平等因素作為評判依據,將全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然后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學問題也相應地設計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其中,在a組的學生接受的問題難度較大,在教學時需要采用比較分析等難度較高的思維方法才能解決問題;b組的學生則接受的問題難度中等;最后基礎性的題目由接受能力較差的c組學生接受并解決。這樣對全班學生進行明確的分組,能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接受范圍能力內,最大限度地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中職數學分層分組教學的突出特點
(一)體現差異、尊重差異
通過對分層分組教學方式的有效使用,充分體現了每個學生所具有的獨特性和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分層分組就是在對存在的差異有所了解之后,不是對這份差異有所偏見,甚至是歧視,而是應該學會尊重它,盡量做到彌補,達到通過教學使學生有所長進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的充分體現
老師教育學生,因材施教。只有深入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對癥下藥”,分層分組的教學方式就是這一教學原則的重要體現。
(三)高效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以分層為基礎,以分組為群體,是分層分組教學的具體實踐方式。這樣的分組方式使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幫扶充分有效的發揮出來,滿足了學生喜歡鉆研、與他人競爭的心理特征,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探究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二、分層分組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一)分層次的教學方式
1.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一直存在于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立體空間感的缺乏,從而在學習立體幾何知識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將分層分組教學模式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引導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觀察立體圖形再去學習立體圖形,讓其首先在真實的空間內感受立體圖形的存在,然后再對其空間概念的樹立加以輔助作用。例如,
在中職數學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放在講桌最突出的位置,讓每個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長方體的12條棱、8個頂點和6個面,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空間線線關系、線面關系以及面面關系。
2.讓能盡快理解知識的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學習立體圖形。要求他們從三角形、圓形等平面圖形的作圖拓展到金字塔、圓柱體等立體圖形的作圖,與此同時,為他們安排一些與生活有密切關系的課后習題,讓他們獨立完成。例如,
在校園的東側有一塊長50米,寬25米的矩形草地,如果學校打算將其改造成20%的小路,80%的地專門用于種植花草,你會怎樣利用這塊矩形的草地設計一個完美的方案呢?提示學生利用直觀圖解答。
(二)分層次的課堂練習
學生從最初的學習知識到理解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最值得重視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加強數學技能的訓練。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題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類分布地進行,對于數學基礎較強的學生,適用彈性強化練習,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運用的思路加以還原;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提高其在課堂中對新知識訓練的次數,把知識分解之后進行局部重點講解和練習;這樣的練習方式使每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還要結合對學生動手聯系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理解不了的知識點的講解力度,引導學生思考和改正在聯系和作用中發現的問題。
(三)分層次的課后作業布置
在中職數學教學的課后,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也要進行分層。應該將必做題和選做題都設置到課后作業的任務內,將必做題作為基礎練習,具有較高難度的題型設置為選做題,這樣的設置方式極大地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更高難度的拓展類型試題,對提高學生的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采取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通過教授學生從多層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達到學生盡快掌握基礎知識的效果;而教師在教會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時常進行教學反思和自我批評。分層分組教學模式是符合中職數學教學現狀,也是一項既優秀又實效的教學方法,應廣泛應用于教學中。
參考文獻:
[1]任濤.淺談分層教學在中職學校數學課教學中的作用[J]. 時代教育,2014(12):146.
[2]陳萍.新時期中職數學分層次教學模式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4(4):91.
[3]石雪松.以“因材施教”為理念:關于中職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4):136.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