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進入了一個全面的課程改革時代。音樂教師有了明確有效的音樂教學目標,就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今后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實施目標引導教學,做到音樂教學目標具體明確,有針對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關鍵詞:審美教育;音樂欣賞;教學情境;自主學習;創設情境
新課標很清晰地指導我們——音樂是我們教學過程中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教師作為音樂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我們要引領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去想象、體驗、感受、聯想,進而實現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體驗。
近幾年,筆者走訪了重慶市各中小學,針對新課標背景下一線音樂教師的教學情況做了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重慶市公辦、民辦中小學音樂教師。總共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卷100份。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調查目的:這次調查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音樂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的準確情況與課后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表一
■
表二
■ 教學目標也被稱為執行目標,它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核心,它與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來制訂教學目標,它是衡量一堂音樂課好壞的主要標準。但是,筆者在問卷調查分析后發現:同一本音樂教材,不同的音樂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諸如此類的問題與現象,我們進行了整理與討論。
一、音樂教師偏離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來設定教學目標
新課標強調學科多元化,教師要讓學生從多角度來學習音樂知識。我聽過一些中學教師講革命歌曲這類課程,教師課堂導入先向學生介紹重慶的歌樂山等革命紀念地,同時黑板上寫滿了革命詩詞,最后欣賞歌曲《繡紅旗》。一堂課結束后,學生感覺上了一堂語文課。由此可見,音樂教學目標設定不明確。
二、教學目標中的重點、難點不明確
有教師在教《大鹿》這首歌曲時,采取了讓學生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發放了動物頭飾、鮮花、木樹等道具。一堂音樂課分組討論下來,時間已過半,最后在學生的游戲打鬧中結束了。根本沒有真正理解歌曲的內涵,沒有突破教學目標中的重點與難點。
三、制訂教學目標時過于追求全面,最后成效并不好
音樂課堂的整個過程包含了學生評價、教學目標、教學環節三大重要的因素。其中,音樂教師課前教學目標的設定占了首要位置,一堂音樂課應緊緊圍繞著之前設定的教學目標來開展,此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設定具體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目標呢?以下是筆者通過研究得到的一些結論。
1.教學目標設定之前應做到“三位一體”
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曾指出: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首先應該是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音樂教師,應該透徹地學習《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各項具體要求,并且要研究教材與教參。做到基于新課程標準、教材、教參“三位一體”的情況下來設定我們的教學目標。
2.體現音樂專業學科的特色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音樂課的價值在于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最后學生能主動地表現音樂,應把音樂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一項以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這樣學生能充分體會到音樂中的美與情感。因此,音樂教師應有扎實的音樂基本功,無論是鋼琴即興伴奏,還是課堂上的耐心的講授與范唱,都應在學生面前當好一個啟發者的角色,讓學生在理論加實踐的課堂中感受音樂,注重音樂審美價值。
綜上所述,我們有了明確的音樂教學目標后,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今后我們應把音樂教學目標置于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核心地位,實施真正的目標引導課堂教學,這樣學生的音樂能力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工.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2.
[2]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04.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7.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