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測評】
1.對下列黑體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納粹(cuì) 殺戮(lù)
B.蜿蜒(wān yán) 恍惚(huānɡ hū)
C.荒謬(niù) 肅穆(mù)
D.同胞(pāo) 赤裸裸(luǒ)
2.為下列句子中黑體詞語選擇正確的釋義。
(1)納粹將其所有的憤怒殘酷地發泄在這個溫和的小城里。( )
A.流淌 B.發生 C.盡量發出 D.發展
(2)我恍惚了一下,緊緊握住他們的手。
( )
A.神情興奮 B.神志不清
C.神態激動 D.顫抖
(3)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
( )
A.向往 B.設計 C.猜測 D.害怕
3.在下面的括號內填寫引號的作用。
引號的作用有:A.引用;B.特殊含義;C.強調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云霄,響遍山谷。( )
(2)我們一共六十幾位作家,從世界許多地區應邀在南斯拉夫討論“放逐與文學”。( )
(3)“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建在當年日軍集體屠殺中國人的地點。( )
4.本文作者是美國華裔女作家_________。文章開頭引用了薩特的兩段話,薩特是_________國哲學家、作家、評論家。
5.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發生于_________年
月,我國遇難同胞達_________人。
【課文鞏固】
閱讀課文第二部分,回答問題。
6.“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句中的“悲哀”指的是_________,“美麗”指的是_________,“真實”指的是_________,“荒謬”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的是_________,“不能忘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雨下得更大了……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這段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來表達的?
9.請寫出4個有關“戰爭”的成語。
【能力提升】
(學習了本文,同學們應該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樹立起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意識,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10.2011年的今天,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勿忘國恥共襄復興——紀念九一八事變80周年》的社論。社論指出,九一八事變激起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國人民以此為起點進行了長達14年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最終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完全勝利。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歷經列強蹂躪的中華民族,已經在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中國的囂張野心中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歷史的記憶,不該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九一八”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我們該在反思中奮發前進!
——文 清《永遠的記憶》
(1)為什么“歷史的記憶,不該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
(2)作為當代中學生的你,該怎樣表現愛國精神?
11.難民署在貝魯特郊區為敘利亞難民兒童設立了臨時學校,在這里,男孩女孩們都格外注重儀表和禮節,保持著困境中的尊嚴與夢想,他們或想成為建筑設計師,或數學老師,或是時裝模特,但有一個心愿是不約而同的:不管長大后從事什么工作,他們都要回到自己的祖國——敘利亞。
帳篷里烏泱泱的蒼蠅,不停地落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依偎在母親身邊的孩子,對于臉上的蒼蠅早已習以為常,任憑它們隨意亂爬,只有當蒼蠅馬上要爬到眼睛里時,才動手驅趕一下。
(注:以上兩個片段為姚晨在探訪敘利亞難民營時發的微博)
(1)戰亂阻擋不了孩子擁有夢想。敘利亞難民兒童有著不同的夢想,但為什么其中有一個心愿是不約而同的?
(2)與飽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兒童相比,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