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測評】
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鰲(áo)頭 湛(zhàn)藍
琉(liú)璃 額枋(fāng)
B.蟠(pán)龍 藻(zǎo)井
中軸(zhóu) 金鑾(luán)殿
C.擊磬(qìng) 檀(tán)香
乾(qián)清宮 坤(kūn)寧宮
D.肅穆(mù) 水榭(xiè)
后妃(fēi) 攢(zǎn)在一起
2.填字成詞。
( )然不同 大肆揮( )
( )深火熱 ( )然有序
龍鳳呈( ) 引人注( )
( )地制宜 ( )綜相連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A.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西面東華門、西華門。
B.進了太和門,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廣場北面乾清門以內叫“內廷”,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東六宮、西六宮。
D.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1)這里(御花園)的建筑布局,環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 )
(2)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 )
(3)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
(4)廣場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叫“前朝”。廣場北面乾清門以內叫“內廷”,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 )
5.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宮就是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鑾殿,乾清宮則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
B.站在景山下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
C.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保和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筑群的藝術風格。
D.《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先總后分的說明順序來說明事物的特點的。
6.填空。
故宮的“三大殿”指的是 、 、和 。“后三宮”指的是 、 、
。《故宮博物院》中說明的重點是
。
【課文鞏固】
閱讀課文第五至八段,回答問題。
7.文章第六段是按空間順序來說明的,請從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詞。
8.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重點呢?
9.在介紹太和殿的大殿時,作者為什么對龍的描述有10次之多?
10.強調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用意是什么?
【能力提升】
(能力目標:①熟練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點,如說明順序、說明結構等;②了解方位詞在空間說明順序中的重要作用。)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①故宮的建筑設計一切為了使禮儀達到最佳效果。②故宮刻意制造了在空間對比變換中產生的意境——崇高感。③出大明門之后,出現一個橫向展開的廣場。 矗立著高大的天安門城樓,對比效果極強。④天安門前漢白玉金水橋和華表石獅等,鮮明地襯托出暗紅色的門樓底座,形成一個讓人折服的高潮。⑤天安門與端門之間有一個較小的空間,過端門,呈現一個縱深而封閉的空間,盡端雄偉寬大的午門高墻形成控制、俯視之勢,有極強的肅殺壓抑的氣氛,構成第二個高潮。⑥午門與太和門之間,又變成橫向廣庭,舒展而開闊。⑦經太和門入太和殿前廣場,頓感威武壯麗,正前方巍峨崇高,凌駕一切的太和殿,形成第三個高潮。⑧禮儀只有在這樣肅穆的、高潮迭起的氛圍中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11.選段文字說明的重點是
,說明順序是 。
12.選段中橫線上要填的詞語是( )
A.對面 " B.背面
C.側面 "D.迎面
13.能體驗到第三個高潮的位置是( )
A.太和門 B.太和殿前廣場
C.太和殿 D.午門和太和門之間
14.選段共有8句,請用“‖”線劃分該段的層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