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蔥蔥,一派的生機勃發。驕陽下如華蓋蔽日,烈焰下送來陣陣清風。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時,偏愛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樹——它任憑狂風將樹冠刮得東倒西歪,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怒的雄獅,它翻滾,它旋轉,它戰栗,它呻吟。曾有好幾次我以為它會被風暴折斷,閃電與雷鳴照亮黑暗的瞬間,我窺見它的樹干卻始終巋然。大雨過后,它輕輕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細碎光滑的葉子被雨水洗得發亮,飽含著水分,安詳而平靜。
——《窗前的樹》
點讀: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寫槐樹:驕陽烈日下如華蓋蔽日,并送來陣陣清風;狂風暴雨中巋然不動,不屈不撓,寫出了槐樹那種仁慈而又堅強的品格。特別是“猶如一頭發怒的雄獅”的比喻,把狂風中東倒西歪的樹冠比喻成“雄獅”在抖動頭發怒吼,貼切生動。而“它翻滾,它旋轉,它戰栗,它呻吟”一句,又以急促的節奏表現出這一“雄獅”發怒時的威武雄姿。
二
太陽西下,陽光已在公路的西側停留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給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夠的時間改換方向,如果向日葵確實有圍著太陽旋轉的天性,應該是完全來得及付諸行動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卻依然無動于衷,紋絲不動,固執地頷首朝東,只將那一圈圈綠色的蒂盤對著西斜的太陽。它的姿勢同上午相比,沒有一絲一毫改變,它甚至沒有一丁點兒想要跟著太陽旋轉的意思,一株株粗壯的葵干筆挺地佇立著,用那個沉甸甸的花盤后腦勺,拒絕了陽光的親吻。
——《向日葵》
點讀:為表達一種不媚俗、不從俗、特立獨行的品格,作者選取了天山腳下那一大片背對著太陽的向日葵來敘述,這一意象新穎別致,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志趣。同時,“依然”“固執”“佇立”“拒絕”等詞語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三
金秋去杭州,適逢桂花香濃時。漫步楊堤,一陣甜香襲來,嗅著香氣回頭尋去,樹叢里必是悄悄地立著一株桂樹。金燦燦的小米粒,不起眼的十字花瓣,一層覆一層、重重疊疊團團簇簇,竟把一整棵大樹染得金黃。還有白金般的銀桂、暗紅色的丹桂,馥郁的香氣從花蕊中持續噴發放射,香得人都醉了。桂花開了的日子,整座杭州城都是香的,連杭州人的呼吸也是香的,杭州的美食也被桂花香淹沒了。
——《楊公堤隨想》
點讀:文章在敘述明代杭州知府楊孟瑛力排眾議重新疏浚西湖,修筑自北而南貫穿整個西湖水域的長堤(楊堤)后,適時地穿插了這段對楊堤桂樹的描寫。桂花重重疊疊團團簇簇,濃烈而馥郁,醉了西湖,醉了杭州。文章寄寓著作者對明代杭州知府楊孟瑛“一心在民”品格的贊美。
【本版由夏玉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