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一組北京鳳凰嶺書院開學典禮上學員跪拜老師的照片,引發眾多網友爭論。部分網友稱下跪并非中華文明精華,應摒棄,有網友甚至稱之為“恥辱”。對網友的質疑,鳳凰嶺書院教務長韓國棟表示,網友的質疑是對跪拜的曲解和誤讀,跪拜的目的在于“尊師重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師徒關系的詮釋和傳承。(2014年11月19日《新京報》)
誠然,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每況愈下,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程度,也大不如前,書院通過學生行“跪拜之禮”,就是倡導一種“尊師重教”之風。然而,行“跪拜之禮”就一定能夠讓學生尊敬老師嗎?這樣的想法難免太過幼稚,而且,這樣的傳統文化教育也未免太過膚淺。
尊師重教需要社會環境,更需要教育者內在的素質提高,教師若能以自己淵博的知識震撼學生、精深的教學吸引學生、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學生自然而然會對教師敬而仰之,即使不行跪拜之禮,也會將最崇高的敬意送給教師。反之亦然。如果教師僅僅硬性要求學生行跪拜之禮,而不能從學識與人品上征服學生;那么,即使讓學生每日三跪,也跪不出尊重與敬意。
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發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的根,在生活的細枝末葉都可以找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不是硬性的照搬,而是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接入點,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融合,用傳統文化的精華陶冶學生的性靈,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同時,又不至于使學生與現代社會相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