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亮點
今年5月,《關于2014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工作指導意見》出臺,天津市教委有關人員立即與媒體對話,將政策精神傳遞出來:天津市內六區優質初中招生繼續實行指標100%分配到小學的招生辦法,要求采取多元評價方式進行推薦,嚴禁與學科競賽掛鉤,嚴禁舉行選拔考試;同時,為分步實施劃片就近入學做好準備。按照計劃,3年內,天津95%以上的初中將實現劃片就近入學。根據《意見》,初中不跨區縣招生。招生政策、招生學區片、優質初中指標推薦結果等,要實行信息公開。
天津市教委中學處處長黃炎透露:天津目前正在制定《關于天津市初中免試就近入學的實施意見》,對天津分步實施初中劃片就近入學做出全面規劃,重點包括科學規劃初中招生學區片、建立學校聯盟、試行集團化辦學、推動教師對口交流等。明年,天津初中招生將正式實行按學區片免試入學政策,到2017年實現教育部規定的95%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的目標。按照教育部的精神,初中劃片免試招生是和小學對口的銜接招生。對應的方式將根據區域因地制宜,存在一對一、一對若干以及多校對多校等不同方式。優質初中將納入多校劃片范圍,實行隨機派位。
在幼升小方面,天津市內所有小學在每年年初就公布了招生簡章。招生簡章張貼在學區內各居委會,并被制成圖片發布到各招生服務網站上。其信息公開程度堪稱透明。今年天津下屬各區小學招生也各有特色。其中,南開區首度禁止寄宿生跨片跨區擇校;和平區各學區片基本沒有變化;河西區在招生中嚴禁學校變相考試;紅橋區規定:人戶分離的孩子入學,需由教育部門統一調配。
家長反饋
10月初,一位天津市河西區金達園小區居民給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留言,反映該小區小學學區劃片不合理,路途較遠且交通不便。10月8日,河西區對此進行公開回復,表示雖然看似不合理,但不違反規定。
這位金達園小區居民給市委書記的留言是這樣的:“我是河西區金達園小區的居民,孩子入學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每到入學季都會引起小區居民不滿。學校過遠,學片劃分不合理。小區屬于東樓小學片,從家到學校沒有直達公交車,步行至少50分鐘。從金達園到東樓小學要跨過上海道小學、閩侯路小學、師大第二附屬小學等。居民不理解,金達園小區已建成14年之久,不是新建成的小區,為什么學區片劃分要舍近求遠?”
這位居民還在留言中提到,農民工子弟集中放在幾所學校里,造成這幾所小學的質量、聲譽和其他學校產生順理成章的差距,對當地孩子極為不公平。人們不愿意承認對農民工子弟有歧視,但現實情況就是,農民工子弟集中的學校和其他學校在識字、設施、學風、成績等各方面差距確實很大。
就上述問題,金達園小區居民曾多次向河西區教育局反映,河西教育局則表示農民工的孩子也是孩子,就近只能相對,學片一旦劃分不能改。河西區政府的回復原文如下:“東樓小學為我區一所歷史悠久的公辦學校,學校辦學特色突出,辦學質量優良。金達園小區建成后一直劃歸東樓小學片,學區歸屬保持相對穩定。對于上學路途遠的問題,區教育局專門進行測量,測量結果為金達園小區距離東樓小學1.7公里,符合市教委關于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的規定,保證學生上學路途相對就近?!?/p>
對于居民提到的更近的3所小學,政府回復表示,金達園距離泰山路師大二附小比劃片的小學更遠;上海道小學、閩侯路小學在歷史上有其固定的學區,不便打亂,其學區中一些小區的位置比金達園小區更遠,是由于這兩所學校均有過合并校的歷史,這些較遠的小區是合并校的原有學區。這也是問題的由來。
本刊述評
天津市中小學入學信息公開都做得很好,從而更容易暴露出問題。很明顯,天津市就近入學的速度比北京慢了一年。就天津市自己來看,小升初改革政策已經出臺,小學入學政策尚無大的變動。引起金達園小區居民不滿的,也正是小學就近入學的劃片問題。
這個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受到爭議的小學,曾吸納合并了幾所其他小學,也就接下了這些小學的學區。這些學區距離學校很遠,導致不公平現象的產生。近幾年,在好學區內買房擇校的情況增加,使得學校招生數量超過預期,教育教學滿負荷,個別班級班額超過市有關規定。對教育部門來說,無論將金達園小區劃入上海道小學學區還是閩侯路小學學區,都不利于學校的健康發展,并且還將引發中心校學區劃分的連鎖矛盾。解決這個問題的良藥只有一個:加快小學就近入學改革,提升所有小學的教學質量。這也是對政府工作的一個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