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在校學生人數的增多,許多中小學校都增設了年級組長的崗位,以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年級組已成為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當下,要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要使年級組這一帶有“行政性質”的基礎組織,在基層學校更加完善。
確立目標,細析學情
年級組長首先應明確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深刻領會并貫徹落實,從而據此制定出本年級的教學管理目標;而且,要顧及全學段的管理目標,應做到教學目標具體化,即對每一學期、每一學年都要提出具體的目標。一個共同的明確的目標,也有利于年級組教師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群策群力開展教學工作。
當然,年級組長要主動參加各學科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及時掌握各學科教學的進度,以便有針對性地抓好本年級各學科的教學安排;要及時與各班班主任溝通,了解各班情況,包括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各學科之間的平衡;要多與學生溝通,切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對課堂教學、聽課理解、作業完成、學科難度等方面的信息。總之,年級組長要善于搜集和匯總信息,征求班主任、學生對學科教學的意見和要求,從而全面地分析學情,各門學科的考向和要求,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
抓好三支隊伍
形成備課組長負責制,組成年級學科管理隊伍 在學校實施年級組長質量承諾制的基礎上,年級組實行備課組長質量負責制,備課組長對本備課組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指導、檢查和考核,對本學科教學質量負全責。備課組是實施年級學科制度管理的基本單位,為確保備課組管理的制度化、備課組教師教學活動的日常化,年級組固定每周的某一時段為備課組成員研討時間,由各備課組長召集、組織、主持各備課組會議,并指定會議中心發言人,討論一周來學科教學情況,反饋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做作業、進度、資料、備課等若干方面的統一。
組織班主任學習、研討、會診 為更好地發揮全體任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調動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加強相互溝通與協作,強化年級制度在班級的執行力,每月各班由班主任組織召開一次班內所有任課教師參加的班級“教導會”,共同探討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問題,為班級發展群策群力。
組織各班學習委員組成年級學生學習部 年級組長要組織各班學習委員了解本班的學情、教情,把班級教學情況每周一反饋,使年級組及時掌握各班級的教情和學情,掌握年級管理制度在各班執行情況。主要對各班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跟蹤和反饋,登記“年級組課堂日志等教學情況反饋單”“學生作業情況反饋表”,如實記載班級的課堂教學秩序、學生聽課、教師課堂常規、作業批改等教育教學情況。
關注教學過程
巡視與聽課 年級組長要抽時間聽本年級組教師的課,關注課堂教學,以便了解教師的知識素質和教學思想,掌握教與學的實情、實效。年級組長的巡課工作應該制度化、日常化,使巡課者和被巡課者都形成習慣。當巡課形成習慣后,雙方就覺得自然而然了。巡課時間可以是定時的和不定時相結合。例如:巡視早讀前的作業收交情況,巡視午間自修情況,巡視放學情況;巡視時,可以是進班聽課,也可以巡課。
反饋與溝通 通過關注課堂教學,了解第一手的教情、學情,可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及時反饋,以期達到指導調控教學過程的目的。尤其是對“教學七認真”進行了解,與教師溝通,與學生溝通,幫助師生調整教與學的策略。其中,在減負增效的背景下,調控學生作業是年級組長調控教學過程、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抓手。
組織分層教學
年級組長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協調能力,安排、協調好本年級各學科的學習活動,如測驗、學科競賽等,控制好這些教學活動的時間、頻度和學科比例;根據本年級的具體情況,組織、安排好年級的分層次教學,包括針對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而開展的提優、拔中、幫困活動;配合學校教導處、德育處開展教育教學開放日活動。
學會開好教師會議、學生會議和家長會議等各類會議,是年級組長成長的必修課。建議可以每周開一次“年級領導小組例會”,每周開一次“備課組長例會”,每兩周開一次“班主任例會”,每兩周或根據需要開一次“年級組全體教師例會”;每月開一次“學生大會”,每學期或根據需要開一次“優生會議”;定期召開家長會議,包括“全體家長會”和根據不同學生情況的“分層家長會”。
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年級組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教育目標以及重大的教育活動,大多通過年級組落實到教師和學生身上;年級組長則是年級組集體的核心管理者。合理運用教學管理策略,充分發揮年級組長的作用,加強年級組建設,是優化學校管理結構的一個有效途徑。年級組長應學會從各個方面,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管理,通過調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整體效能,促使校內各部門以及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關系協調、目標一致,形成教育教學的合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