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基礎,人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追求。一定的歷史時代,總是呼喚著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價值觀,而適應時代特定的文化價值觀,也能夠對社會發展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基本觀點。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體現。
具有歷史必要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處于社會變革的洶涌浪潮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獲得廣泛關切。這條道路是一條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基本國情相結合的具體道路,指引著中國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又要迫切地推進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這一道路已經走到了關鍵的歷史節點,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一個符合人類文明的基本價值理念、蘊含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精神、結合中國傳統價值習俗的優秀遺產、符合中國具體國情的價值觀念,具有迫切的歷史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而對青少年的教育更是關乎國家興衰命脈的重要事業。教育不僅是知識文化的傳播方式,也是塑造價值觀和人格的重要途徑和媒介。高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價值觀形成和人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假如對其不加引導,或者不能正確引導,而隨其“自由”生長,那么很容易使得青年人迷失在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中,甚至被別有用心的輿論所誤導,尤其是難辨是非的網絡輿論,其影響不容小覷。這種“自由”的價值形成,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將話語領導權主動退讓給了其他勢力;這不僅是對青年人成長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國家民族未來的不負責任。馬克思主義理論告誡我們,真正的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遵循。只有把握住時代的潮流和發展方向,追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節拍,才可能實現青年真正自由的價值選擇。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恰當的方式融入高中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迫切的時代任務。
以恰當的方式融入教學之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何融入青少年的教育事業?如何在中學教育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與精神?正是當今中學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這不僅是一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更是貫穿于整個中學教育體系的綜合性課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應該滲透進學生的頭腦和思想,還應該致力于引導青少年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素質養成;不僅要出現在思想教育的課堂上,而且要引導各門課程的建設,引導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特色教育教學實踐。比如,美術、音樂、體育等專項特長的培養,各種學生社團的活動,各類校本課程的開展,以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每周升旗儀式、高一新生入學教育、高二學生18歲成人儀式、高三學生文明離校活動和畢業典禮等,都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更全面的平臺,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以認知知識的形象出現,而且能全面、立體地影響學生的人格養成,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學時應采用有效方法
如何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單向傳播的教學方式值得反思。當代青少年學生由于自身人格和思維方式尚未定型,特別容易受到不良價值導向的影響;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要積極占領這一思想陣地,引導學生建立起健康的、充滿正能量的價值觀。在與各種不良價值觀的博弈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勢必須通過更為接地氣、更貼合學生思想生活的嶄新形式出現,才能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和認可。
首先,用感性直觀的體驗方法取代傳統的理論教育,通過文學作品、文藝作品、事跡報告等形式,讓學生先獲得情緒和心靈上的感染,再推進理論的深化和認知。其次,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進行反思。可以通過社會現象、其他學生的具體案例、調查問卷等形式,引導學生產生共鳴和反思,幫助學生辨明是非對錯,反思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再次,要對這些具體樸素的價值情感進行理論升華,幫助他們穩固對這一價值觀念的思想認同。向學生開展人類的基本價值文明、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神教育,在思想史的長河中,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與歷史意義。最后,要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可以通過開展辯論賽、演講比賽、小品等形式,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變化和成長,從而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更進一步,要及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成果進行總結,探索出一套長效機制,推廣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是通過一兩次的教學活動就能完成。只有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長效機制,才能穩固其教育效果。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中堅力量。因此,對教師的培訓和培育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具體包括:對教師本人的核心價值觀培養;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培訓。針對后者,學校通過組織一系列培訓、鼓勵教師從事相關科學研究、組織教師觀摩示范教學,使教師能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