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關于“愛”的回憶的散文。正因為有愛,安妮·莎莉文老師所表現出的高超的教育藝術才會深深地感染了小海倫,她才能有機會帶領著6歲的盲、聾、啞兒童海倫走進了一個充滿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的美好世界;正因為有愛,海倫·凱勒即使在“茫茫大霧中航行”之時,她也依然在呼喚光明,所表現出的是一個健全人都難以企及的對知識的渴望;正因為有愛,海倫·凱勒才會在她的自傳體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飽含深情地回憶了這段往事,譜寫出一曲愛的頌歌。
下面,我們就來結合具體語境,對文中的幾處描寫進行簡單的賞析及訓練。
一、動作描寫
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種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就勢必能體現出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與思想品質。如“下午的陽光穿過陽臺的金銀花,照射到我仰著的臉上。我的手指搓捻著花葉,撫弄著那些為迎接南方春天而綻開的花朵”一句中的“搓捻”“撫弄”等詞語,皆生動形象地體現出海倫·凱勒所處環境的安靜愜意;同時,也表現出了其無所事事的狀態。
●課內鞏固
1.結合上下文語境,品味下列語句中黑體字詞的意義及作用。
(1)莎莉文小姐把可憐的洋娃娃的碎布掃到爐子邊,然后把我的帽子遞給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陽光里去了。
(2)我想起了那個被我摔壞的洋娃娃,摸索著來到爐子跟前,撿起碎片,想把它們拼湊起來,但怎么也拼不好。
●課外拓展
2.細讀句子內容,理解黑體字詞在句中的意義。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2)(葛朗臺快要死了)神父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二、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下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所進行的描寫,讓人物毫無遮掩地吐露出自己的心聲,同時也突出表現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或表明人物的品質、態度及情感脈絡。如“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萬分”一句就表達了海倫·凱勒對莎莉文老師無比感激的心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課內鞏固
3.請從下列句子中找出有關海倫·凱勒學有所獲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并仔細體味其中所蘊含的真意。
A.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樣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尋常的事要發生。
B.我心里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正在此時,愛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C.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
●課外拓展
4.請以“當體育課改成自習課”為話題,寫一段你在聽到這個消息后的心理活動。(400字以內,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