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某造紙廠一臺造紙蒸球發現裂紋的檢查與原因分析,提出了修復裂紋的方案。
【關鍵詞】 蒸球 裂紋 修復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4.14.010
壓力容器蒸球是一種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當這種設備發生破壞或爆炸時,設備內的介質發生迅速膨脹,短暫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巨大的能量不僅使設備本身遭到破壞,還將產生沖擊波,使周圍的其它設施和建筑物遭到破壞,危及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應及時發現并消除特種設備安全隱患,保證人員生命安全;同時,彌補缺陷,延長壓力容器使用壽命,減少損失;實現設備安全運轉,保證生產的正常安全進行;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實現節能減排。
下面就蒸球蒸汽輸氣管焊縫裂紋檢驗與修復作一下簡單的闡述。
2007年5月某市圣輝紙業造紙廠,管理人員到本所報知該廠使用的一臺造紙蒸球發現裂紋,廠方請我所進行技術鑒定。
1 蒸球概況
該蒸球是2002年從外地購買的一臺舊蒸球,制造廠家為河南沁陽,出廠日期為1992年7月,該廠2003年投入使用,公稱容積為25m3,壁厚為16mm,工作壓力≤0.78MPa,蒸煮藥Na2SO3,物料稻草,溫度為175度,轉速為0.5轉/分。
2 檢查結果
首先,清除球內污物,拆除內壁蒸汽輸氣管與軸頭內口的連接部位,露出球殼與軸頭對接焊縫,然后用5~10倍放大鏡進行檢查,發現蒸球球殼與軸頭之間內壁對接焊縫裂紋長260mm,深4mm~6mm,繼而做磁粉探傷,發現裂紋后作好記錄,再用角磨機從裂紋一端沿延伸方向打磨挖除,邊挖邊做磁粉探傷與觀察裂紋的變化,并形成U型破口,再用放大鏡檢查焊縫根部情況,發現蒸球球殼與軸頭對接焊縫根部均存在嚴重的未焊透缺陷,裂紋長度在主動端球殼與軸頭連接焊縫內壁裂紋長260mm,深4mm~6mm。
3 裂紋的形成分析
(1)制造因素。蒸球的球殼與軸頭之間連接的環焊縫,沿焊縫方向表面開裂,在清除時發現裂紋底部未焊透、夾渣等嚴重超標缺陷,可以認定,蒸球在球殼與軸頭組焊時,焊縫型式、尺寸不符合規定要求,單面焊坡口開的太淺,唇邊太厚,間隙過小,焊接工藝控制不嚴,以致焊縫根部出現嚴重未焊透和夾渣等超標缺陷。
(2)應力因素。由于球殼與軸頭的對接焊縫質量較差,存在嚴重未焊透等缺陷,有一定的焊接殘余應力存在,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工藝上的要求,需要旋轉運行。這樣除受內壓外,還要承受殼體及重達20噸物料的重力,尤其是啟動時扭轉力矩是相當大的,這對于有嚴重未焊透缺陷與軸頭對接焊縫來說要承受焊接殘余應力,重力和啟動時的附加應力等的疊加,裂紋容易萌生和擴展。
(3)蒸球運行時一種間接性操作,每天要蒸煮4~5球物料,壓力、溫度以一定的頻率循環,重力因球體旋轉對軸頭焊縫缺陷施加的應力拉壓交替日達數百次,這就構成了低固交變復合應力運行工況,若以日蒸煮4球計算,每球4小時,以0.5轉/分轉速轉動即達120次,每日轉480次,每月以20個工作日計算,一個月即轉動9600次,每年以運行11個月計算即105600次。這條由嚴重缺陷的焊縫長期在應力的作用下,無疑將會發生疲勞擴展。
4 修復方案
(1)在裂紋兩端鉆止裂孔,探除裂紋、未焊透、夾渣等缺陷,消除了裂紋源,形成U型坡口并做磁粉探傷,再將修復部位旋轉至立焊位置進行焊補作業,以減小熱態的彎曲應力。
(2)球殼和軸頭焊接,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補焊后進行焊后熱處理,其關鍵是掌握“緩慢”冷卻,熱處理是用石棉布覆蓋修復的焊縫,稍開蒸汽閥門向球內通入蒸汽,以提高球體溫度,減緩冷卻速度,經過一定的時間關閉蒸汽閥,讓其自然緩冷。
(3)補焊后修復工作完成后,間隔24小時以上做磁粉探傷,在探傷前用鐵錘振動焊縫周圍,以減少延遲裂紋的漏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