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文是被認為是語文教師最艱辛的工作。而習作教學又何嘗不讓教師頭痛?習作教學,走過迷茫,走過彎路,最終從懵懂走向了清晰。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崔巒先生說:“課標是當老師的‘法律’,違背課標就是犯法。”課標明確要求六年級學生習作需達到五項要求。依據課標年段習作目標,教師在擬訂習作題目和要求時,就必須嚴格把握這五點,讓習作教學有法可依。下面談談筆者在習作教學路上的點滴收獲。
教會孩子審題
第一,弄清題目要寫的對象。(練習舉例)《我這小調皮》和《鄰居家的小調皮》,雖然都是寫小調皮,但前者是寫自己,后者卻是寫別人。第二,弄清題目要寫的范圍。有的題目從時間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早晨》《課間十分鐘》。有的從地點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操場一角》《在公共汽車上》。有的從內容方面規定了范圍,如《學炒菜》《考試》。也有的從幾個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放學路上做好事》,就是從時間、地點、內容幾方面規定了寫作的范圍。第三,弄清題目要寫的重點。重點是指題目中表示思想意義或思想感情的關鍵詞。如《心兒砰砰跳》重點應放在“砰砰跳”上,寫出砰砰跳的原因、經過、結果等。
教會孩子選材
選擇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更好呢?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圍繞中心來選擇,與中心有關的就選取,與中心無關的就不要。第二,選擇熟悉的有意義的材料,使別人讀了能受教育或有收獲的。第三,選擇新穎、吸引人的真實材料。
閱讀下面芳芳的六個事例,然后以《刻苦學習的芳芳》為題,從事例中選擇材料。
帶病堅持到校上課
熱心幫助同學補習功課
作業認真,常受到老師的贊揚
積極參加清掃紅領巾衛生街的活動
一篇作文,反復修改多次
刻苦練習跳高
教會孩子把事情寫得具體、條理
記敘事情或活動,必須將事情或活動寫具體。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在動筆時,要把材料準備充足,對要寫的事情作認真回憶。其次,要重點寫好一些重要的場面或過程,把它寫得具體形象,整個事情就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不能停留在一般現象的記敘上。
下面是《一次拔河比賽》的開頭段和結尾段。讀后,把比賽過程具體地補寫出來,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開頭段)哨子“嘟”的一響,拔河比賽開始了。
(結尾段)體育老師猛揮一下紅旗,比賽結束了。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小伙伴跳啊、笑呀,沉浸在歡樂之中。
無論記事寫人,都離不了事。認真寫好一件事是寫好記敘文的關鍵。記敘一件事(或一項活動),要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一般來說,記敘的順序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和地點轉換順序等來寫。但有時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也可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法。
教會孩子寫好寫人的文章
寫人的文章,必須抓住所要寫的人物的特點,具體描寫他的外貌、行動、語言和心理活動,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人物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長相、衣著、姿態和神態等方面的描寫。寫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點:
其一,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記敘他的老師,“那時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這是為了用她那美麗的形象和溫柔的性格,襯托她那美好的心靈。
其二,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情況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當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當受到委屈時,眼睛又會流露出哀怨的神情;當看到不良行為時,眼睛立刻會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這些特征,學生們寫的眼睛就活了。
其三,寫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東一筆,西一筆,就沒有條理了。比如,對于人物動作描寫來說,人的思想品質和性格是表現在行動中的,因此要多寫他“做了什么”和“怎樣做的”。寫人物的行動,既要仔細觀察動作的全過程,又要觀察整個動作是分幾個環節進行的,分辨出動作的變化,這樣才能將一連串的動作寫好。同時還要用準確的詞語,特別是動詞來描寫人物的動作,以加強文章的表現力。又如,寫人物的語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經歷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個性特點,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對話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種:提示語在話前;提示語在話后;提示語在話中;沒有提示語的。再如,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僅可以反映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品格,也可以直接寫出人物對事物的感受,還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描寫來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
教會孩子寫好狀物
狀物是指對動物、植物、器具、建筑物等進行描摹。寫這類文章要注意兩點:一是要仔細觀察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質地、用途等。觀察得入微,才能得具體。二是在觀察之后要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做到條理清楚。做到了些,學生就能“我手寫我心,我筆抒我情”,作為教師也不必為批改作文而厭煩了。習作路漫漫,且行且清晰。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