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和四川省委安排,在省委第19督導組的督促與指導下,四川民族學院按有關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包括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等三個環節的各項工作,在理論學習和實際效果上均取得一定成果。
學習不走過場
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四川民族學院黨委對本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工作高度重視,領導小組明確要求全院領導干部在學習認識上先人一步,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黨委書記李繼平對大型學習活動直接安排,親自宣講。通過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基層支部自主學習,從院領導到中層干部,到一般黨員、師生員工,形成了領導干部帶頭學習、黨員主動學習、師生積極參與的學習熱潮。
認真組織,內容豐富。一是組織集中學習:學院結合上級要求和工作實際,認真做好每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安排,先后召開五次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黨章》、十八大精神、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文件精神,開展“三本書”的學習、討論,組織觀看警示片、教育片。二是抓好基層學習:學院群教辦要求指導組、督導組充分發揮職能,抓好各總支、支部學習工作,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效。群教辦工作組先后30余次到支部調研、督導教育實踐活動工作開展情況。全院領導干部、師生員工都參與到教育實踐活動中。三是民族團結教育: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系、各支部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黨校、團校培訓和新生學前教育,大力開展州情、校情、民族團結教育,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四是發放學習資料:下發學習資料,要求各支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自主學習,共發放視頻、書籍、相關文件等共計20余份。
學習調研,同步進行。一是扎實開展四項專題教育活動:邀請四川省群教活動宣講專家楊繼榮教授來校做理論宣講;邀請菊美多吉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來校做典型宣講;以“聯村幫戶”活動、甘孜州群眾工作“結對認親”和“黨支部共建共創”活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為載體,開展實踐課堂教育;通過集中學習、輔導講座、發放材料、觀看警示片、教育片等形式開展反面警示教育。二是開展三項專題討論:在2013年9月至10月,黨委和各黨支部認真組織干部、黨員開展“群眾路線·怎么走”“改進作風·怎么辦”“五好干部·怎么做”專題討論。三是開展專題調研:領導小組要求副處級以上干部必須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派出工作組深入農村開展調研。
營造氛圍、打造平臺。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院在校內外等媒體刊發新聞20余篇,編發簡報30余期,在《四川民族學院報》設立了專欄,報道學院的教育實踐活動情況;校廣播站、LED顯示屏播發新聞、學習圖片、資料等達100余次,掛放校內橫幅10余幅,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氛圍。此外,學院還創建了“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網站”,截至目前,掛放各類文件、新聞、學習資料等300余篇,圖片100余幅。
在改進中見成效
其一,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通過組織動員、認真學習和三項討論、四項專項教育活動的開展,學院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對“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為民、務實、清廉的豐富內涵及具體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活動目標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領導干部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干部職工隊伍思想進一步統一,認識得到提高。
其二,學以致用,做好做實。通過學習,干部職工對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院黨委有序組織開展“三項專題討論”“四風”具體表現大討論;各黨總支、黨支部分別召開動員會、學習會,思想發動、理論教育、調查研究、征求意見、查擺問題、談心交心、對照檢查等各項活動全面鋪開、扎實推進。各支部、各系學生支部、各系團總支分別召開專題學習討論會,組織專題團組織生活、主題團日等活動。工作中,各黨支部和全體干部職工自覺將群教活動與甘孜州群眾工作中“結對認親”、支部“共建共創”工作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推動群眾工作的深入開展。學院441名干部職工與瀘定縣1086戶農戶結對,開展“結對認親”工作,17個黨支部與瀘定縣17個村支部結對開展支部“共建共創”工作。兩項工作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既拓展了全院教育實踐活動的空間,使全院干部職工深入基層接地氣、學習群眾增見識、調查了解受教育,又讓群眾得到實惠,推動了當地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此外,學院利用假期努力做好大學生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2013年暑假期間,學院共組織了16支“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近200名教師、學生赴各地開展暑期社會實習、社會觀察、義務支教、“中國夢”主題宣講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其三,對照檢查、改進作風。結合查擺的“四風”具體表現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學院組織開展“四風”表現大討論,嚴格對照檢查,深入交心談心,強化正風肅紀,邊學邊查邊改,促進了學院黨員干部作風明顯轉變。一是增強了服務意識: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干部走出辦公室,深入教學一線開展調研的情況多了;通過開展兩項群眾工作,廣大黨員和教師走出校園,深入農村基層調查研究,走進服務對象,面對面幫困解難的情況增多了。二是增進了干群感情:通過開展群教工作和群眾工作,黨員領導干部與普通教師之間,干部職工與農村群眾之間的感情明顯增進,特別是兩項群眾工作的開展,拉近了高校干部、教師和農民群眾的感情和距離,獲得了基層和當地群眾的好評。三是改進了文風會風:加強了會議統籌安排,合并召開會議,做到了會議精短高效,會議數量和時間明顯減少,校內文件進一步規范,文件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四是厲行勤儉節約:對公務宴請進行了精簡、嚴格控制接待陪同人員,接待開支明顯減少,投入經費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效果明顯。五是竭誠服務師生: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排憂解難,化解矛盾。
“聯村幫戶”顯身手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按照省委群教辦的安排,學院與瀘定縣冷磧鎮黑溝村結對。為此,學院組織開展了以“解民難、聽意見、受教育”為主題的聯村幫戶工作。院黨委書記、群教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李繼平指出:“聯村幫戶工作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項專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結合村里的具體需要和學院實際,盡量為村里解決困難,要把這項工作抓實、抓緊、抓好。”學院隨即成立工作組,由黨委委員、副院長、群教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黃正剛負責。
工作組利用暑假時間深入到在4·20蘆山地震中受災的黑溝村村民家中開展調研,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存在困難和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聽取群眾對服務基層、轉變工作作風的具體意見,學院隨后據此制定了具體詳細的幫扶措施。2013年9月中旬,工作組再次前往,并與村黨支部簽訂了《聯村幫戶活動目標任務書》,落實具體工作。10月,黑溝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來校進行交流考察,學院向村小學捐贈了一批教學設施設備和體育器材。11月,工作組選派農林類教師進村入戶對村民進行栽培、種植、養殖等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為發展半高山農業、林果業、養殖業提供智力支持。2013年底,學院出資援建的村民活動場所竣工。今年1月,黃正剛率工作組前往黑溝村開展黨課教育,慰問村里的三老干部和貧困黨員。至此,《聯村幫戶活動目標任務書》中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對此,黑溝村支部書記侯明峰代表全村對四川民族學院為黑溝村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謝:“能直接得到大學的幫扶,我們感到無尚榮幸,村民們都說,老師們來了,為我們村修好了文化活動場地,改善了村小的辦學條件,還帶來了科技致富的點子,讓我們得到了實惠,為村里開展災后重建增強了信心。”工作組組長黃正剛說:“學院和黑溝村的聯系不會隨著各項工作的完成而中斷,歡迎村干部和村民到學院來參觀、考察、交流。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強幫扶力度,充分發揮高校的智力優勢,在農技下鄉、教育幫扶上多做工作,為黑溝村百姓服務,為災后重建提供智力支持。”
在本次聯村幫扶工作中,院黨委先后派出4批工作組32人次赴黑溝村進行工作的對接和調研,同時邀請黑溝村“兩委”干部來校交流考察,通過“聽、談、看、訪”,了解情況,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積極落實幫扶措施,出資10萬元援建了村級活動場地,資助村活動經費5000元,為村小學捐贈了一批設備設施及學習器材;選派農林類教師對村民進行栽培、種植、養殖等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為黑溝村開展了多方面幫扶。
2014年2月28日,黨委書記李繼平在四川民族學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尤其是“聯村幫戶”和“結對認親”“支部共創共建”等工作中,學院黨員干部深入農牧區的結對村、結對戶,與群眾手拉手、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使黨員、干部、教師在基層接了地氣,受到教育,增進了感情,大力推動了當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了民族高校在藏區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方面的應有作用。
對照檢查,學有所得
其一,專題調研,撰寫報告。根據領導小組的部署,各總支、支部利用暑假時間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學習工作,形成調研報告57份。各系、各部門按照上級要求以“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促進特色發展”為主題,撰寫“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調研(成果)論文。目前,形成了14篇調研報告(科研論文)。
其二,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領導小組要求7名廳級領導干部、50名處級領導干部、25名科級干部和271名教職工黨員認真學習并撰寫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督導組對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進行逐一審查,確保人人過關。
其三,逐項對照,查擺“四風”。通過校內外的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書記校長信箱、校園網留言等方式,按照“五個必聽”的要求,先后深入院內外41個部門或單位、聽取了校內師生及當地群眾等各個層面的意見,召開19次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180份(收回180份),參與人數2000余人次。形成專題調研報告57份,征求到對院級領導班子意見建議25條,對院級領導班子成員的意見建議71條,對處級領導班子的意見建議128條,對處級黨員領導干部的意見建議202條。
其四,自我剖析,對照檢查。學院嚴格按照衡量尺子嚴、查擺問題準、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實的要求,結合查擺的“四風”具體表現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開展自我剖析、對照檢查工作。全院黨員、干部都嚴格按照省委規定的四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我們從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切實轉變作風方面,緊密聯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認真查找自身“四風”具體表現,深刻剖析產生問題的思想根源,明確了在作風建設上的努力方向和具體整改措施。
其五,建章立制,確保長效。結合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對學院現有規章制度進行了梳理,認真開展“廢、改、立”建章立制工作。
(作者單位:四川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