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啟示錄
作者:李春雷 李錚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倡導行善積德。“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古訓,已深入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下,更應弘揚善行。《善行啟示錄》一書,即圍繞“善行”這一主題,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等方面,創造性地以28個感人故事為經,以古今中外“善行脈絡”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歷程為緯,把理性文字變成了清泉般靈動、綠葉般鮮活的形象描述。書中的主人公包括工人、農民、干部、學生、警察、醫生、教師、家庭婦女等,既有個人,又有群體。他們或忠于職守,或樂于助人,或誠實守信,或孝老愛親,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崗位上以不平凡的舉動彰顯了正能量。全書在思想性和文學性方面實現了較好的融合,為當下中國社會涌現出的道德模范做了鮮明的時代注腳和感人的文學詮釋,是一部多角度、深層次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報告文學力作。
知識與信仰:當代大學生精神世界研究
作者:張艷濤
出版:中國文史出版社
知識是通往科學信仰之路,是人類理性的結晶。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層次和意識形態之一。知識與信仰相輔相成。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知識”與“信仰”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本書告訴當代大學生應該追求“知識與信仰同行”“學問與責任同在”“能力與道德同生”。大學生只有自覺將個人成長與祖國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才能最終實現個人價值。
大學課程教學研究
編著:張利群
出版:人民日報出版社
《大學課程教學研究》在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語境下,以改革與創新交融視域與視角,針對大學課程建設及其教學改革中的現實問題及其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聚焦于中文專業文藝學課程體系改革、文學概論與文學批評及其中國文學批評史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內容改革、本土教學優質資源開發與利用、多媒體教學及其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團隊與人才建設等進行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努力構建大學課程教學論及其文學概論課程教學論體系,進一步提升教學自覺,推動高校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
奇思妙想的物聯網
作者:張海霞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為了進一步激發青年人創新創業熱情,鼓勵大學生積極從事物聯網發明創造與技術創新,推動和加速物聯網作品向市場的轉化進程,真正實現產學研結合,全球華人微納米分子系統學會于2007年發起了中國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大賽秉承“科技為本,創新育人,創業成真”的口號,倡導物聯網創新創業文化,激發全社會對創新創業的關注,為高科技創新創業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本書特選2013年度獲得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的50個作品作為藍本,為讀者奉上一場獨具特色的關于未來物聯網的奇思妙想,看青年人是如何讓插上創新的翅膀開始翱翔,看世界的未來怎樣通過青年人創新來改變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