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也是目前教育界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支撐作用。本文從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特點出發,結合《土壤學》學科的知識特點和教學案例,提出了自主學習教學設計的原則及設計方法。
《土壤學》課程與網絡環境發展
《土壤學》作為土地科學最重要的基礎理論學科和農學類專業本科教育的一門專業概論課程,是研究土壤的形成與演變、分類與分布規律、數量與質量評價,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資源環境科學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在種植、園藝、林學、資源與環境、土地規劃等各個專業中均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一門具有一定系統理論的專業基礎課,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類課程。學生一方面要接受很多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又要掌握本課程的實踐應用技能,以及與相關學科的密切聯系。但是對同學們來說,總覺得這樣的專業課將來用處不大,而且內容枯燥,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往往很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質量也就無從談起。
現如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帶來一場劃時代的巨大變革,也給教傳統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校園網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它不僅使校內學習資源得到共享,而且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诰W絡環境的《土壤學》的自主學習,就是利用網絡信息和現代技術進行的自主性學習,既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挑戰,也是適應網絡時代化學教育需求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
基于網絡環境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當今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教育界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是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獨立性、有效性和相對性等特征。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自行利用網絡,主動運用和調控自己的元認知、動機和行為進行學科課程學習的一種形式,它具有以下基本特點:一是自主性。二是開放性、共享性。三是多媒體性。四是互動性。
遵循的基本原則
教學設計是依據對學習需求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的系統決策過程?;诰W絡環境的自主學習教學設計一般遵循下列基本原則:一是自主性原則。教師設計教學時,堅持以學生自學為中心,創設具有吸引力的學習教學情景,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二是交互性原則。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利用這個優勢,教師在進行網絡環境下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利用聊天室或論壇等形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及教學信息的反饋,使學生準確快速地掌握知識,促進自主學習。三是探究性原則。網絡環境下的化學教學是開放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突破傳統的化學知識體系,提倡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充分發揮多媒體和網絡的信息優勢,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基于網絡環境的化學教學設計案例
以黃昌勇主編的《土壤學》中第九章中土壤膠體對陽離子的吸附交換反應一節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教學為例。
基于網絡的教學目標設計要求教師非常熟悉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原有認知發展水平,選取適宜于自主學習的內容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對象。在陽離子交換反應一節中,教師希望通過學習本節內容,讓學生掌握陽離子靜電吸附的原因、陽離子交換的作用、影響陽離子專性吸附的主要因素以及陽離子專性吸附的實際意義,并且掌握陽離子交換量、鹽基飽和度、離子飽和度和互補離子效應的概念。
設計學習任務和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征和最近發展,不能超越學生的知識能力太多,學習任務的完成要依賴于網絡資源與師生交流,學習的任務和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和一定的真實性,能在學生的經驗世界中產生共鳴,引發學生的高級思維活動。本節內容設計了名詞解釋和問答題。名詞解釋讓學生掌握本節基本的概念,如陽離子交換量、鹽基飽和度、離子飽和度和互補離子效應的概念。問答題讓學生考慮陽離子專性吸附的實際意義。
設計學習資源時,根據學習任務和問題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提供足夠的與問題和任務相關的教學信息資料,以及相關的站點鏈接和背景知識,為學生學習、探究進而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提供所需要資料。在自主學習這節課之前,可以先將《普通化學》里膠體吸附這節課的內容放到網上讓學生回顧一下。因為陽離子吸附其實是膠體吸附中一個具體的例子,膠體吸附是陽離子吸附的理論依據。這樣,學生可以把以前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可以聯系起來,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
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自主學習環境的設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因此要把這節課的課件以及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圖片、動畫等都放到網上以便于學生學習用,同時還要建立相關的交流討論區,便于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交流和討論。此外,學生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對陽離子交換吸附進行學習,其學習效果可以通過在線測試區的練習測試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對自主學習的反思
其一,對于所學課程,不能是所有的內容都讓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對于理論性強、對學生來說較難理解的內容,還應該以教師講解為主;而對于內容較簡單且前面課程已經有一定鋪墊的章節,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部分。
其二,學生自主學習前以及學習中,一定要向學生強調本章、本節的重點,否則學生很可能在不重要的地方浪費許多寶貴的學習時間。
(作者單位:山西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