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資本還不學習?沒背景還不學習?長得不帥還不學習?智商不夠還不學習?”日前,一則學校升旗儀式上的演講在網上熱傳,演講者據說是無錫市堰橋中學的一位副校長。(2014年4月18日《現代快報》)
誠然,校長的勵志演講從某種層面上的確道出了社會的現實,其內容也一改某些校長思想灌輸的死板與僵硬;然而,作為教育者將社會的負面傳遞給學生,即便能激勵學生學習,但其學習行為也難免不被勢利與功利之心所裹挾。如果學校所給予學生的教育生活除了學習、應考而別無其它的話,那這樣的教育注定是蒼白的,也是枯燥與乏味的。成功的出路是多方面的,考大學并不是唯一的通道。雖然物質需求是必須的,但是每一人并不僅生活在物質的需求之中,如若只會沉溺于物質的享受,而無視精神的追求與滿足,那么,即使物質再富有,其內心世界也是空虛的。教育者應當給予學生這樣的一種心態與認知,從而讓學生從容地面對今后的人生,而非像這位校長那樣對其大加貶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