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立學校和公立教育體系,保證底線,保證標準、效果和機會的公平,應該是首要原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提出。
家風最重要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
針對兒童家庭教育,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說。
中小學體育教學一定要遠離應試思維,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為考試而鍛煉”。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說。
學校的性教育不應是亡羊補牢,因為性騷擾不等你。
針對多起兒童被強奸的案例,河南省全民性福健康教育基地主任陳玉煥指出。
老師應該聽聽學生的感受,去思考如何文雅、藝術地將意思加以表達,又能讓學生接受并且教育影響學生。學生應從正面的角度來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重慶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緯虹說。
要正確處理體育課與文化課的關系,正確認識體育課與體育競賽的關系,解決好北方冬季室外上體育課的困難,堅決保證任何學段年級不得占用體育課時。
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張伯軍強調。
教育事關國家戰略的實現,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不會對教育放任自流。放權的同時往往意味著高層級政府對于某些行政職能的集權,意味著某些權力的保留,還意味著放權后對于學校問責的強化。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褚宏啟撰文指出。
“教育首先是人學”,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首先在養內心之德、張精神之維。
民進中央常委張震宇認為。
從長遠看,逐步擴大高中學校招生自主權,真正給初中學生和高中學校提供“雙向互選”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學校的特色發展。
在談及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時,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汪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