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中闡述的基本理念是“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終身學習”,既明確了校長的使命和責任,又對校長提出了任職專業要求,其中“引領”發展是校長區別于教師的重要標志。
引領與管理是學校發展的“兩翼”
引領學校發展的本質特征 一是前瞻性,即引領學校發展必須有一個愿景規劃。這個愿景要跟社會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對未來教育發展的要求保持一致。引領就是校長愿景變為師生共同信念的內化過程。前瞻有兩層含義:規劃愿景一定要有超越現狀的意識;學校全體人員要向前看,以變革創新的思維,對待所有教育事件。二是漸進性,即學校的發展要以現狀為本,逐步積累。當前,創建特色學校存在著兩種誤區:或是急功近利,似乎一兩個月就能創建成;或是不以現狀為本,追求時尚、標新立異。優質學校的發展一定是依靠深厚的學校文化長期積累而成的,決不會一蹴而就。三是生成性,指引領學校發展的過程要靠學校內部的各種能量互動交換,產生一種內驅力,促進學校朝著愿景目標發展。學校的愿景要變為個體的信念、需求和行為,其發展才會有保障。生成性的核心是校長致力于把學校愿景變為師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
引領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 引領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有三個維度:一是人員要素,包括校長素質、教師素質和學生素質;二是學校愿景規劃設計和實施的策略選配,主要體現在學校文化建設和發展目標的設置等;三是運作機制的建立。“引領”是倡導一種尊重、互信、民主的制度文化,校長必須實現由“賦權”角色向“賦責”角色的轉移。
校長用對話引領學校發展
對話的基本內涵 美國物理學家伯姆說:對話可以在個體和集體兩個層次上去探索和發現那些潛在的控制他們交往行為的前提、假設、觀念、信仰和感情。對話是一種不同文化差異的沖突和碰撞,是人類集體學習的舞臺,也是萌發和諧感、創造力的社會黏合劑。對話關注的是信息、知識、概念本身的價值主觀理解和判斷。教育中的對話有其對象和空間的特殊性。反映在教育理念上就稱對話教育;反映在教學模式上就是合作教學、探究學習教學;反映在課堂行為上有提問、討論、辯論、報告交流等。隨著課改不斷深化,對話已作為一種文化滲透到學校各個層面,也催促著校長管理模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對話的基礎和前提是信任、尊重、關愛和理解;核心是構建對意愿的主觀判斷和理解。
對話與學校發展的關系 校長要把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這是校長的基本職責。學校發展有兩種思路。一是把學校工作進行結構化分析,然后制訂要素目標,進行精細化考核管理。其優點是短期成效顯著,基礎比較牢;缺點是權力使用不當、制度老化會產生內耗。另一種是自上而下,校長設計發展愿景,通過對話、合作、交流,組織學習型團隊,把愿景化為團隊的共識,由認知變為行為,依靠合作共同來推進發展。
校長是引領學校發展的主體 有效的對話是有條件的,涉及到對話的目的、內容、形式和談話者之間的關系。實施對話引領學校發展,首先,校長要走下“權力”神壇。校長和教師,教師和學生,沒有層級關系,都是學校發展的探索者和實踐者,話語權是完全平等的。其次,校長要學會傾聽和表達。傾聽是了解別人的前提,表達是讓他人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條件。最后,校長還應該學會反思和判斷。對話是不同思維火花的撞擊,有瞬時性、偶然性、非線性。校長要善于捕捉、善于篩選、善于歸納比較,把對話中的信息變為自己的智慧。
踐行對話、超越對話的自我修煉
用對話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校長踐行對話,要重新理解什么是知識,什么是學習,什么是學習共同體。在校長和教師的對話過程中,專業發展的角色扮演是相同的。校長并不是領導者,教師也不是被領導者,兩者不必靠制度和命令來維系關系。從系統理論講,對話系統是一種自行組織,靠信息交流、思維交流產生能量,調控和維系學習共同體的生命。
用對話引領學生的素質發展 校長對學生的對話,跟對教師的對話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人格和話語權都是平等的,傾聽和表達也是重要的,但是學生是未成年人,需要保護、引導和規范。校長就是宣傳和解釋學校發展的愿景,引導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對學習、對生命、對知識和智慧的意義理解,加速學生的心理成熟過程。校長要進入課堂,擔任學科教學,這是跟學生對話的最好途徑。同時校長應該了解學生的社團組織、課余生活,對學生感興趣的課題,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教育現代化技術手段為校長與學生的對話提供了操作性平臺,建立校長信箱、校長博客進行網絡交流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用對話協調學校的外部關系 走向對話,引領學校發展是當今學校管理改革的共識。以人為本、終身學習、能力為主、以德為先,都跟對話踐行和超越息息相關。尊重人格平等的哲學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建立一個對話型的學習共同體就是“終身學習”;準確使用和詮釋校長權力就是“以德為先”。實施好對話理念就是校長最重要的能力。
用對話引領學校發展,既是校長專業標準由理論變為行為的具體要求,也是學校走內涵發展的必由之路。用對話喚醒校長自覺意識,引領學校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構建一種對話型的學校文化,是新時代賦予校長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的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三元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