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教研組是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最直接的平臺,也是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筆者所在校深入發掘地方文化內涵,打造“香雪海梅文化”主題校園文化。在此主題的引領下,體育教研組深入踐行梅花品格,著力提升教研組文化建設,有效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
團結協助,提升教研組凝聚力
一朵梅花的價值是有限的,但是一片梅花的價值是無限的,那才是花的海洋,才會讓人流連忘返,才能吸引成群的蜜蜂和游客。教研組的成員必須擰成一股繩,團級一心,才能發揮無盡的力量。教研組需要一種團隊精神,需要成員相互之間的團結和互助,將不同的教師、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教學方法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促進教研組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在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中,教研組成員唯有齊力合心,才能贏得勝利,如參加每年的區中小學生運動會,只有大家相互鼓勵與幫助,相互配合與理解,堅持訓練,才能取得可喜的成績;如在組織學校各類運動會活動中,只有大家一條心才能讓運動會圓滿完成。教研組的成員要像梅花的花瓣一樣,以花蕊(帶頭人)為核心,手拉手緊密地圍在一起,形成一朵團結之花,才會格外美麗。
精雕細琢,提升教研組學習力
梅花盆景的形態各異,特別好看,其實這些姿態都是通過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才形成的,梅花枝可以用鐵絲固定,改變各種形狀,當然這需要時間的考驗。教研組成員也需要通過再學習、再教育進一步提高自身品質,也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梅花枝還沒有形成完美的形態就把鐵絲放開,那將會前功盡棄,教師的學習也是同樣道理。
精心組織學習 教研組要建立定期的學習制度,長期開展。教研組長應該認真組織全組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應該對教學改革中的熱點問題和疑難問題進行評析;應該對學科教材進行通篇剖析;應該集思廣益,充分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只有這樣,通過自學、培訓、研討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使教研組真正成為學習型組織。
學會巧妙借鑒 梅花的品種需要不斷改良,這就需要嫁接技術,一朵普通的梅花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嫁接,就有可能成為奇葩。讓教研組成員都“嫁接”上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干勁,成為新型人才。引入新品種,學校管理者慧眼識人,能精心培育、挑選優良品種,選擇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當教研組長,對教研組的成長至關重要。筆者正是校長從村小選拔上來當教研組長的,筆者通過自學考取了南京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還進修了本科學歷。
精心施肥,提升教研組執行力
教學管理重在常抓不懈 不能為了應付才做準備,教師要時刻準備著,當各種各樣的檢查考驗來臨的時候,應臨危不懼、不退縮、不逃避、不勉強,不管是說課比賽、評課選優、基本功競賽還是教學能手,都難不倒我們。只要一出手,功夫就在手,這就需要平時的努力與積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棵好的梅樹至少要十年以上才能長成,這十多年還要不停地施肥灌溉;教學也一樣,沒有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是不會有高水平的。
教師管理重在心態引導 梅花不與百花爭時光,不和群芳斗艷麗。教師是良心職業,工作為了什么呢?教師需要平衡的心態,將事情仔細分析,用公正的心態去思考,用自身主觀努力去把握和調控一個積極的心態。在這個多變的世界里,每個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心態。心態的不同必然導致人格和作為的不同,而且會有天壤之別。正如大家所認同的一樣,你內心覺得陽光,你看到的便是陽光;你內心覺得陰暗,你看到的便是陰暗。所以,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就該努力過好每一天,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辛勤釀造,提升教研組認同力
梅果不但用來做話梅、脆梅,還可以做成梅醬等,但梅果不加工前很苦很澀很難吃,所以這甜蜜的背后是艱辛的付出。這幾年通過教研組全體老師的艱苦訓練和其他老師的積極配合,體育方面的果實累累,然而這果實還要有學校全體師生和領導的“釀造”才能變得更甜、更香,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體育的價值是長久的、隱形的,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塊塊獎牌、一張張獎狀,健康的身體才是最大的財富。有時候學校和家長只會關心學生有沒有得獎,不知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取得的更大收獲其實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更是意志的考驗,這樣的學生才能身心健康,才能成為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才。這種價值是無限的,更是難能可貴的,因此體育教研組的價值可以說是無窮的,是最寶貴的財富。
“干老枝枯冰玉屑,花嬌色艷灑銀皴。”優秀教研組的建設任重而道遠,靠的是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與創造,每位教師都要具備梅花的精神,不服輸、不服老、不退縮,勇于獻出自己淡淡的清香。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