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濮陽市堅持因地制宜,不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節約型城市園林建設。筆者根據幾年來的探索經驗總結如下。
關鍵詞:濮陽 節約型園林 生態平衡 可持續
一、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的概念及意義
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就是按照資源的合理與循環利用原則,在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等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節約各種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能源消耗。
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是實現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客觀需要。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采取一系列措施,發揮城市綠地的綜合生態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確保園林綠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中應摒棄的做法
不尊重科學和自然,城市盲目建設,肆意填河埋湖,開山毀林,侵占濕地綠地,破壞城市生態和布局;不重視地方特色,貪貴求快,移大樹名樹,建高檔草坪,造成百城一貌,奢侈浪費;規劃設計滯后,重洋輕土,忽視生物特性,影響景觀綜合效果,造成成本增加,管理困難。
三、濮陽市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的初步探索
濮陽市曾榮獲國家的“七城二獎”,在城市園林建設,特別是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濮陽地處中西部地區,黃河故道,四季干旱缺水,土地沙化鹽堿,經濟欠發達,公共財力薄弱,依據主客觀條件,濮陽積極開展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加強科技創新,注重生態環保,探索出了一條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的新路子。
(一)轉變觀念,科學管養
大膽創新理念。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樹立節約理念,實施科學管養。植物在不造成重大問題的情況下允許一定的病蟲害發生;非重點綠地允許適量雜草生長;非公園綠地和重點路段允許適量的空白地等。濮陽市將綠地分成不同的等級,進行不同的檢查和管理,這樣不但節約人力物力,而且避免了破壞生態平衡。
采用節水措施。推廣使用集雨技術和再生水利用技術,大力推廣耐寒的樹種和節水型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利用透氣透水材料,土壤監測等科學有效的養護管理方式,保證樹木正常良好的生長勢。
實施科學修剪。針對不同物種生物學特性,科學的擴大樹冠,選擇最佳修剪時間和減少修剪量的措施,達到節約美化的效果。廣泛采用喬木一灌木一地被復層組合種植方式,降低澆水、施肥、修剪、打藥等管理投入,增強區域綠地生態系統平衡能力。如濮陽市對勝利路上多年生高腿且長勢不佳的大葉黃楊進行短截,再加以施肥澆水,一年以后像新栽植的苗木一樣郁郁蔥蔥。中原路、開州路實行高中低的復合式種植。
(二)創新機制,以綠養綠
創新綠色機制,以綠養綠,見縫插綠。如何在不增加資金投入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綠化水平。濮陽市嘗試“以綠養綠”新模式,開始了以市場化的手段、工業化的理念推動園林綠化產業化發展的探索。濮陽市制訂方案,引進社會資金、鼓勵職工入股綠化事業,在保證景觀和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獲利歸職工個人所有,繼而形成“以綠養綠”的良性循環?!耙跃G養綠”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更是充分調動了職工的干勁。幾年來,市園林處職工入股500多萬元,引種地被植物種子36.5萬公斤、品種50多個,購置藥車、水車6輛。與此相應的是,濮陽市城市綠化率逐年遞增達到4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4平方米。
(三)病害防控,生態持續
做到園林植物病蟲害可持續控制,不僅要豐富植物種類、合理搭配樹種、完善環境結構,而且要實行生態防治。如濮陽市大力引進并培育園林害蟲的天敵--管氏腫腿蜂,在龍都廣場等公共綠地內設置誘光燈、粘蟲板等,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對其進行誘殺。在大樹上安置鳥巢,吸引益鳥安家,提高益鳥對害蟲的控制效果。實施綠色舉措后,濮陽市每年可節約農藥200多公斤,環保上的價值更大。
(四)枯葉變肥,垃圾造景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產生的剪枝、伐材、草坪草和枯枝落葉等園林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大。目前主要作為城市垃圾運到垃圾填埋場倒掉,這不僅增加了城市垃圾處理的壓力,而且引起很大的生態環境壓力。濮陽市園林綠化處購買了大型粉碎機,每年將800噸左右的園林垃圾進行粉碎,再通過高溫發酵的無害化處理加工成有機肥,約計400多立方米,在保證城區花草樹木需求之余,每方綠色葉肥能賣300元,真正是變廢為寶。
近幾年,濮陽市城市發展較快,每年新增加建筑垃圾達幾十萬立方米,而處理量不足10%。為解決這一矛盾,該市決定在居民區與工業區之間建一條占地上千畝的開放式綠化帶,并于2000年開始實施了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工程,到目前為止,順利完成了占地700多畝的四處堆山造景工程,初步形成了綠地、人工湖、四座山體于一體的綠化帶。不僅解決了建筑垃圾堆放問題,而且也省去了挖湖之土外運費用(湖土鋪設垃圾山體),同時給人們提供了一處有山有水有綠的游玩觀景的好去處。
(五)依法改建,立體綠化
對規劃中的各類綠地,不能因為城市建設而隨意改變用地性質。對現存綠地的改造要慎重,盡可能做好原有植物,特別是大樹名貴樹及鄉土物種的保護工作,避免一些地方出現的大樹換小樹,鄉土樹改外來樹,多樣性換單一性的現象。如濮陽市在建設龍都廣場和濮水公園時,保留了10余棵胸徑近100厘米的梧桐樹,保存了垂柳、烏桕、野草莓等鄉土植物,叫停了濮水河和馬夾河兩側近200米內綠地改建房產的項目。
因地制宜,推廣屋頂綠化、墻面等垂直綠化方式,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如濮陽市一高、黨校、衛生局等單位圍墻利用爬墻虎、常春藤等進行綠化;再如濮陽綜合樓綠地花棚、頤和廣場的涼亭,新建高層和辦公區樓頂綠化等;對辦公區或綠化較好的住宅小區圍墻進行拆除透綠。通過種種辦法給空間借綠增綠。
(六)科學規劃,合理配置
濮陽市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不斷消滅斷頭路,改建擴建河旁路邊綠地,同時實施高位起點、長遠規劃,生態配置的方針,對于新區建設和重點景觀邀請國內或外國專家設計。注重自然與生態效應,整體謀劃,在綠化品種搭配、層次、抗污能力、適生性等方面綜合考量。濮北新區不管是整體建筑群落設計,還是水系龍型湖泊和龍型山系造型,無不彰顯著龍文化特色和秀美大氣的規劃布局。
在植物配置和選擇上,濮陽市放棄選優選貴的做法,在郊外綠地內選擇適應能力強的麥冬,每年節約用水8.6萬立方米,節約各項管養費用22萬余元;在市區綠地內選用色彩植物—小葉黃楊和紅葉石楠,不但色塊明顯,而且景觀速成。多值宿根花卉,適當配置草花,濮陽市選用了大量的玉簪、萱草、鳶尾、麥冬、金光菊、蜀葵、芙蓉葵等花卉,它們栽植后能夠多年生長、無需年年更換,具有種類繁多、適應性強、栽培容易、養護成本低等眾多優點,宿根植物已成為濮陽地被之寵和花境佳選。多植鄉土植物,適量鋪種草坪。冷季型草坪的修剪、除草、澆灌、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成本高,應逐漸縮小其種植比例,代之以節水、耐踐踏、耐旱、不用修剪的暖季型鄉土草坪,即使冬季枯黃,也是季相景觀的變化。比如濮陽龍都廣場扔保留部分草坪供游人觀賞外,濮水公園和頤和廣場上的草坪逐步被麥冬、連翹、石楠、紫薇、木槿、海棠、紅葉李等植物所代替。
四、結束語
節約型園林城市建設應該以實事求是為準則,以因地制宜為基礎,以科技為先導,以法制為保障,正確處理節約土地與保護綠化用地的關系、建設節約型園林與建設精品園林的關系、綠地建設的生態、景觀、文化、服務功能的關系及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從園林規劃、施工、養護等各個環節入手,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自覺參與到園林綠化的建設管護中來,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群眾愛綠護綠的意識,從而減少人為造成的浪費,保持良好的綠化效果,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摒棄浪費,從而實現園林建設的低能耗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園林科技2009.2.
【2】朱建寧,談建設節約型園林要因地制宜.全國建設節約型園林會議上的講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