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和諧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應有的社會責任。對節約型校園建設進行探索,既是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的具體行動,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節約型校園建設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040-02
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高校在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致使教育資源十分緊張。學校雖然教育經費和資源緊張,然而在工作中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現象。因此,在師生中廣泛開展節約資源教育,增強師生資源節約意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切實推動節約型校園建設顯得十分必要。
一 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現狀
2005年6月30日,溫家寶總理召開了主題為“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電視電話會議,掀起了建設節約型機關、節約型企業、節約型校園等的序幕。至此,圍繞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高校不少專家學者積極從事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探索與研究,提出了加強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具體建議及措施,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提高師生對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實施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總結現代化建設經驗、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敝醒朊鞔_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學校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分子,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具有不可推卸的義務。當前,高校總體上都認識到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重要性,也在積極采取行動建設節約型校園。但是,高校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典型浪費現象:一是橫幅、展板多而亂;二是剩菜剩飯大量倒掉;三是水、電、紙浪費嚴重;四是宴請鋪張浪費;五是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六是消遣大量業余時間。
二 校園浪費現象的成因
校園浪費現象受管理制度、學生素質、消費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探討和分析影響校園浪費現象的各種因素,對于提出加強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具體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能效制度不健全
節約型校園建設內容豐富,覆蓋面廣,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少數幾個方面的建設,而是涉及學校辦學的方方面面,均需要學校師生的共同參與與努力。要建設節約型校園,除了全體職工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以外,還必須建立和健全相關的能效制度,用制度把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內容、要求、具體辦法等固化下來。當前,高校管理制度不少,但有關能效使用和節約辦法的制度還不多,還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
2.節約資源意識不到位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追求消費、享受的同時,不能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置于腦后。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在對校舍設施、教學設備等公共財產的使用過程中,師生缺乏應有的維護保養、珍惜愛護的意識。不少師生還認為,多用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對學校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會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很多師生缺乏節約利用資源的想法和意識,更談不上具體行動了。
3.消費觀念不健康
對大多數人而言,追求適度和時尚的消費行為是讓人可以接受和認可的,是符合大眾消費觀念的。但也有不少人受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費觀念的影響,形成了炫耀性消費、追時髦、講異類等畸形的消費方式,限制和阻礙了節約型校園的有效建設。
三 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思考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在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化改革,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是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根本措施?!边@是推進高校管理實踐創新和諧校園建設的行動指南。
1.開展國情、校情教育,提高節約資源意識
從我國國情來看,資源總量上是大國,人均上是窮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資源的人均占有率更低。資源稀缺與人口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另一方面,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轉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影響。從校情來看,高校在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多,經費和資源日趨緊張。要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需要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改善和提高辦學條件。
高校要將上述國情、校情教育與學校日常教育管理結合起來,培養師生崇尚節約、適度消費的美德,努力形成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良好氛圍。
2.明確能效建設重點,點面結合整體推進
節約型校園建設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在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時一定要明確重點,以點帶面,整體上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一是加強能效制度建設。學校要建立和健全綜合效益評估辦法、能源管理實施規定、校園節約手冊、教職員工厲行節約獎勵制度等能效制度,規范學校資源管理,提高師生節約使用資源的意識。二是加強用電管理。學校要對辦公室、教室、實驗室、學生宿舍、報告廳、走廊、通道等場所的用電情況進行認真調研和分析,明確責任人,對各場所的實際用電情況堅持“區別對待,重點保障,兼顧平衡”的原則,確保學校用電效率。三是加強用水管理。加強用水設備管路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維護管理,及時更換損壞的設備,嚴禁跑、冒、滴、漏,堅決避免“長流水”現象的發生。四是加強用紙管理。學校要倡導數字化校園建設,盡量使用網絡辦公,減少紙質文件、簡報等的印發。提倡雙面用紙,提高廢舊紙張的重復利用率。五是加強餐飲管理。對二級院系,學校要嚴格客餐審批制度,盡量減少客餐招待,控制餐飲費用支出。學校要教育學生養成量食而行、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避免飯菜浪費。六是加強宣傳管理。學校宣傳部對校內橫幅、展板、海報、招貼等的使用進行嚴格把關和審查,避免橫幅、海報等“滿天飛”現象發生。七是加強校園建設的科學規劃。學校建設規劃要立足學校長遠發展的大局,避免局限于眼前,從而產生后續建設的重復建設現象。八是加強對學生業余時間的引導。大學生學習時間寬松,業余時間較多,學校要引導和教育學生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素質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營造“節榮浪恥”風氣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師生的共同責任,需要全校師生的配合與參與。要在全校樹立節約意識、建設節約文化、倡導節約文明,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要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資源節約活動,引導全校師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積極宣傳我國資源現狀,分析資源形勢,宣傳節約資源、建設節約型校園對學??沙掷m發展和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資源節約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標識;宣傳節約資源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先進單位、個人的事跡,揭露嚴重浪費資源的現象。通過宣傳,引導師生以實際行動踐行“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增強參與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宋明鈞.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節約型校園建設[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8)
[2]馮樹清.關于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思考[J].理論前沿,2006(16)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