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大學生在新媒體運用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帶來了一個利益與禍害并存的時期。本文主要介紹了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045-01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被人們廣泛運用,大學生又在其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帶來了一個利益與禍害并存的時期。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接收與發送已經成為一件極其方便的事情,大學生不出門就可以做到盡知天下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新媒體雖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導致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喪失自我,隨波逐流。
一 新媒體的涵義
相關學者認為,新媒體不同于報刊、電視、廣播這些舊媒體而言的,是它運用先進的網絡和數字科技進行交流和傳播信息,通過手機、電腦、電話等終端為大眾提供服務。新媒體的發明和普及,不僅給人們的交流方式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給高校教學者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沖擊和模式,尤其是就業工作的方式和領域都有待新媒體的滲入。
二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大學生宅在寢室動動手指就可以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這就造成了他們的思想政治建設過于“前衛”,開始質疑傳統和諧校園建設的方針與引導。新媒體技術使得各類信息接收更方便,大學生每天都可接受著外來文化,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影響。外來文化影響著中國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思想還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影響了他們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傳統的價值觀被顛覆,更有甚者容易走向彎路,為中華民族下一代的思想政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有些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在貼吧、人人網、微博等社交媒體中對學校、個人惡意中傷,對傳統和諧校園的建設造成嚴重沖擊!
新媒體技術帶來的西方文化對中國大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內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不再簡單。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媒體為了經濟利益,并不看重媒體信息的真實性與重要性。這不僅讓人們對傳媒工作失望,更重要的是對祖國未來的花果——心智并不完全成熟的大學生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不少事實表明,由于現代新媒體信息的影響,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開始顯得微不足道,表面上看,大學生在接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實卻在接受西方的文化,這就大大減弱了傳統思想政治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的功效,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瓶頸。
在新媒體信息的影響下,世界不再變得非黑即白,而是真實與虛擬并存,太多的灰色地帶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世界觀,從而使他們獨立的認知能力出現障礙。在網絡這個虛擬化的平臺,大學生往往表現出跟現實社會完全不同的自己。網上越活躍,現實越沉默,這是當今社會真實存在的現象。大學生長久在虛擬世界的影響下,變得失去自我,隨波逐流。與此同時,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已然不能適應新媒體環境,所以應盡快重視教育體系與新媒體環境的不匹配性,盡早成立改革方案,及早拯救被新媒體影響的當代大學生。
三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1.教學觀念的更新
要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樹立與新媒體時代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積極摸索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與特點,以此尋求徹底解決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沖突的問題。主動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積極宣傳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建立利用網絡平臺教學的全新模式,讓學生覺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單調枯燥。
2.建立管理服務交流平臺
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取得突破式的進展,必須建立全新的管理服務交流平臺。將管理大學生與服務大學生融為一體,在管理的同時積極向大學生提供各種能夠給予的服務。在服務交流平臺上,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相應服務的了解與運用。同時,在平臺中增加意見箱功能,讓大學生在此可以表達意見及建議,避免大學生在其他平臺對學校惡意中傷的行為。
3.把握引導的正確方向
在新媒體技術影響下,重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關鍵。在不同的事件處理上,應給予不同的態度,這樣才不會引起反復的事件發生。對于大學生發生的各種事件,學校都應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引領,堅持正確的思想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方向才不會發生錯誤的行為”等思想方針。
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有好有壞,有利有弊,學校要通過教學觀念的更新,建立管理服務交流平臺,把握引導的正確方向等措施來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王煥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與路徑選擇[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2]季海菊.跨界思維:新媒體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選擇的一種理性向度[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3]宋紅巖.媒介嬗變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