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現狀,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以提高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學生高等數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083-01
高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而高等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學科,故容易使學生厭學。如何培養高職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體會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 降低教學難度,培養學習興趣
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必須“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為原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降低起點、降低難度、淡化定理推導。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不在于教師本身的理論水平有多高,對數學公式、定理的論證多么完美,表達得多么嚴密,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什么,聽懂了多少。若學生聽不懂數學課是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的,聽得懂是產生興趣的基礎。
二 融入專業應用,增強學習興趣
對高職學生來說,學習實用的知識是其學習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其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的激活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將專業知識的應用融到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比如,在講授定積分時,在會計、物流和報關等專業教學中,可介紹資金現值與投資問題、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的問題和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的改變量的問題;在電氣、機電和通信等專業教學中,可介紹變力沿直線所作的功、水壓力和引力的問題。又如,在講授導數時,在會計、物流和報關等專業教學中,可介紹邊際與邊際函數、彈性與彈性分析等問題;在電氣、機電和通信等專業,可介紹非均勻變形的情況下的線應變、剪力圖與彎矩圖的問題。
三 探索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在高數教學中,如果總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一、單板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的思維產生惰性和疲勞,從而使學生對高數學習失去信心。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對象設計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講解可用講授法;引入抽象性比較強的概念和理論時可用案例分析法,便于理解;習題課可采用講練結合法,講解多注意學生的聯系,學生練習可培養其學習的自主性;引入新概念、新運算時可采用對比法,增強記憶效果。再比如,一個班內既有中職學生又有高職學生,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差很大,可采用分層教學法,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在習題及授課內容上要有不同層次的要求。
四 進行數學史的教育,引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可以穿插一些數學和數學史的故事,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演變及其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現數學原理及他們的治學態度的,還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極限概念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的“割圓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極限的概念和極限的思想,同時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比如,在講微分方程時,可以給學生介紹歐拉精彩輝煌的一生以及他那刻苦鉆研數學、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 揭示數學美,激發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導學生鑒賞、領悟數學美的簡單性、對稱性、和諧性和邏輯的嚴密性等特征,不斷構建完善知識結構,使數學內容好記、好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高等數學中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和格林公式都充分顯示了數學的簡單美、對稱美及和諧美,其豐富的內涵令人稱奇。再比如,歐拉公式eix=cosx+isinx,它揭示了指數函數與三角函數之間的聯系,如令x=π,又得到一個優美的式子eiπ+1=0,它把數學中5個重要的常數緊緊聯系在一起而顯示出了其邏輯的嚴密性美感。
六 運用現代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高數概念和定理有時比較抽象,很難理解,在教學中適當加入圖形與動畫,就能大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動態性,從而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便于理解知識。比如,在空間立體幾何的內容講解中,在黑板上畫圖,既不準確又費時,可以用PPT來演示空間立體圖形的繪制、移動、旋轉和縮放等,直觀易理解。又如,講解定積分的概念時,可通過動畫演示分割曲邊梯形的過程,讓學生逐步觀察到求出曲邊梯形面積的方法,從而理解定積分的概念。
總之,作為高職教師我們要有全新的高職教學理念,深入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知識結構,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注重實用性,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