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愈發重視,對于體育教學來講,也是如此。本文就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145-01
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點內容,承擔著塑造學生健康體質以及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筆者就本文對該問題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一 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眾所周知,學生的能力及智力與學生對此所具備的興趣具有重要的關系。這主要是因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可以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這樣就能夠保持清晰的感知以及縝密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倘若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氛圍較為枯燥,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中保持課程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二 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過分看重教師以及書本知識,尤其在體育教學的組織方面,將教師的“教”作為重點,未重視學生主動去“學”的重要性;過分地看重教學取得的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過分看重知識的傳授,未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然而,現代體育教學認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環節中,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輸給學生,還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即讓學生學會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認知結構。因此,就需要體育教師更新教育模式,轉變教學觀念,有機地將體育教學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結合在一起,改變過去的競技式的教學模式向著素質教學理念發展。
三 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以及鍛煉方法后,通過教師的指導開展一些創造性活動。反之,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開展創造性活動,甚至還會帶來的事故。(2)教師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方法上的隨意性。也就是說,教師不能讓學生放任自由,但應該保護有益的創造活動,盡可能地避免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創造活動。(3)教師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以及實事求是的原則。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心理以及生理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由于不同年齡的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從而就要求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不同的內容,而且要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做到重難點、層次性均分明。(4)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要把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要目標。
四 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號召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以便在教學活動中建立起平等、友好、尊重的師生關系。與此同時,組織學生開展交流和討論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就可以逐步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然而,若課堂氛圍較為嚴肅,就會制約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帶來了不利影響。從而要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將微笑帶入課堂,將快樂帶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知識。
五 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要想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主體參與式學習法、合作性學習法、發現式教學法等。具體來講,主體參與式教學就是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改變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作性學習法就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組成小團體來進行共同學習,這樣可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果。這種學習方法更加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屬于一種集思廣益的學習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個體在小組中的聰明才智;發現式教學法則要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和教學內容呈現出一致的思維價值。由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會遇到一系列問題,從而就要求教師倡導大家敢于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提問——假設——推理——驗證”的思維方法對問題進行探究、實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勤問善思的良好習慣。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發展成為當前素質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營造出輕松的氛圍,培養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康茹萍.體育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J].體育科研,2004(4)
[2]楊偉.體育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J].甘肅科技,2009(10)
[3]馬立軍.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J].運動,2010(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