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提出了設置課堂活動來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164-02
一 中職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中職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程改革的推進下,中職英語教學進行了改革和調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中職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在初中時期大部分都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不能對單詞進行正確發音,不能完整地讀句子,不能梗概文章大意,不能進行基本的口語回話,于是漸漸地對英語這門學科失去了興趣,產生了抵觸的學習態度。
第二,有些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過程只注重短期結果,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沒有傳授一套良好的英語單詞記憶法,忽視了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要求。教學方法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根據新時代中職英語學習的要求做出調整。教師對學生的授課采用“滿堂灌”的方法,缺乏師生間的互動,以課本教授為主,從“聽、說、讀、寫”方面都是以應試教育為標準,影響了學生對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制約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發展。
二 中職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興趣、改善課堂氣氛是關鍵
第一,教師應從根本上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思想動態,努力扭轉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積極鼓勵表揚學生,哪怕是很小的學習進步,都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慢慢地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發生良好的轉變。
第二,英語聽力對于沒有語言環境的學生來說,比較費力,他們的耳朵對英文單詞缺乏敏感度,聽不明白,所以聽力訓練被學生認為是最為枯燥的課程。針對此種現象,筆者平時搜集了一些學生愛聽的英語流行歌曲和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英文歌曲,把歌詞挖空,讓學生邊聽歌曲,邊填寫歌詞。這樣的聽力練習,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做。有些同學在填完空格后,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這樣還能達到口語練習的作用。聽歌曲填歌詞的聽力練習活動,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第三,人性化評分,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許多中職生的心中,英語的重要性遠低于專業課。除了一些對英語學科本身有興趣,和一些參加“三校生”高考需要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對英語的分數并不看重。教師的目的就是讓這部分學生能掌握一些基礎的、簡單的英語應用知識,能盡可能地通過考試。我采用平時分數和期末卷面分數相結合打分得出期末總評分的方法。上課筆記、平時作業、課堂發言等都作為平時分數,讓學生完整體驗英語學習過程。每次寫得好的作業貼在班級的“展示角”里,課堂上主動、大聲回答問題,認真記筆記,認真朗讀,主動表演對話,作業認真工整的學生都可以得到小的五角星,貼在筆記本或書上,到期末考試時作為平時分數的重要參考。平時分數和卷面分數各占一半,得到最終的總評分數。這個辦法實行后,很少有學生亂涂答題卡和文字題交白卷的現象發生。
三 中職英語教學要采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以語言技能和實用為主,而中職學生對學習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立足英語課堂,采用分層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游戲教學法等有效方法,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學得活潑、輕松、愉快,把學英語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教學模式是基于美國教育家范尼#8226;謝夫特等人的實驗和思路確立起來的,該模式主張教學中采用戲劇中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來體驗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讓學生共同探討情感、態度、價值和解決人際關系與社會活動的價值和技能問題的策略,并形成處理這些問題情境的恰當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使課堂教學就像是在演戲,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和觀眾,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教育體驗。簡單地說,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準備階段。角色扮演一開始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引出問題情境,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2)分角色進行表演。教師在教室里設置一個簡易舞臺,安排好人選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導表演者進入角色,開始表演。(3)討論和評價。表演結束后,師生共同討論表演者對語音、語調的掌握與表現,問題情境的把握如何,態度、情感及其行為是否適當,并進一步將表演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意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如可用“角色扮演法”練習培訓、電話投訴、熱線電話、面試等會話活動,還可以讓學生把班集體中發生的好人好事自編自導成英語小品進行表演。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直觀可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角色扮演法使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通過感知具體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變被動地跟隨為積極主動地學習。練習中,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說英語的勇氣,并適時、恰當、真切地給予學生鼓勵,可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2.合作探究法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林格論認為:“學習是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的共同活動,學習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關系。”中職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個性各異,小組合作能發揮他們各自的優勢又能互補。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可嘗試合作探究法。
在教學中,教師圍繞教學目的,以問題為線索,設置各種語言情境,把學生編成團隊或小組,小組成員在組內分工協作,各自承擔一個角色(主持人、記錄員、報告員、檢查員),組內成員定期交換角色,通過角色分工、共同合作達成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鼓勵學生去觀察、分析、思考、解決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自主探究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更大的學習驅動力。合作探究活動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及創新思維,還能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它能給學生創造與更多同學合作的機會,使學生能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如講“Tourism”這一單元后,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項任務:為自己和家人設計一份Dream Trip Plan。小組成員互相分工、互相協作,查找旅游風景圖片、旅游地的人文信息資料、旅行途中的注意事項,口語好的學生負責做presentation,總之,每一個小組都齊心協力,做出了一份份圖文并茂、計劃翔實的旅行計劃。這類活動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真正做到了用英語解決問題。
3.游戲教學法
抓住中職學生調皮好動、童心未泯的特點,將英語游戲引入課堂,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可將學生引向一個妙趣橫生的英語世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說英語的愿望,使沉悶的教學交際活了起來,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如“扮盲人,聽指令”這個游戲可讓學生感性地練習Move on,move along,go ahead,approach,come on,start,step,pass,stay,walk,turn,stop,follow,turn right,go around,cross,keep going等之類的單詞。
在教室里留出空地,在地上畫彎曲的線路圖,或用飲料瓶設置“路障”。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盲人”。然后讓“盲人”蒙住眼睛走進教室。小組內其余學生指導他/她如何避開障礙物,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每個小組的游戲進行完后,志愿者同學重新擺放“路障”。碰到最少“路障”和最快到達目的地和參與的“盲人”最多的小組勝出。通過這個游戲,學生能掌握并熟練以下語句:(1)Keep going straight ahead. Stop.(2)Turn left and walk two steps.(3)Walk straight ahead. Stop.(4)Turn right and walk two steps.(5)More further to the front.(6)Stay where you are. Don’t move.(7)Take two steps forward and one step back. Stop. 做這個游戲時,班內氣氛十分熱烈,同學都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使同學們掌握了有用的詞句。
4.多媒體教學法
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展開課堂聽、說活動。用教材配套的資源庫,將書本的內容用PPT課件的形式呈現。生動的畫面、清晰的語音,可調節課堂氣氛、改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
英語教學應該在唱中學,在情境中說,在說中熟,在游戲中運用掌握,而多媒體的應用正好可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教師可通過光盤、網絡等途徑獲取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方位信息制作課件,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方法更多樣、更靈活。通過精心準備,教學中教師可借助電腦、投影儀等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從而可優化課堂教學,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Internet Shopping”一課時,可設場景:為主題班會采購物品,讓學生制作英語PPT課件,介紹物品清單、購物網站上的購物流程、網上銀行的付款流程。在課上對全班同學進行PPT演示。這項活動有利于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探究式自主學習時遇到語言知識或操作技巧方面的問題和障礙,教師的充分準備能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總之,中職英語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立足課堂,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形成一體化,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喚起英語課堂的生氣和活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牧群.交際英語課內外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覃昌蘭.中等職業英語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科教論壇,2010(12)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黃文源.英語新課程和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