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中等職業學校建筑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筆者根據該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進行了有效的探究,盡力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培養符合建筑行業需求的高素質的施工技術管理人才。
【關鍵詞】傳統教學教學改革土木工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172-01
近年來,隨著施工過程中“四新”(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以及中職學生就業的需求,建筑專業對中職土木工程施工教學也相應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教學中的某些不足也就顯現了出來,這就促使我們必須對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活動進行改革,以滿足生產的需要。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一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結合生產需要精選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興趣
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重點放在那些先進、安全、可靠、實用的施工技術上。在學習慣用的施工技術時上拋棄去陳舊的、不實用的技術知識,結合本校所設專業的特點,增加先進的、實用的新技術,促使學生感觸到施工技術在進步、施工技術在不斷地革新,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
由于建筑環境(地理環境,社會環境)不同,對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目標也就不同,導致各地區、各學校使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各有所不同。建議中職學校的根據本校所在地區建筑行業的施工特點結合本校學生的就業情況,開發適合本校適用的校本教材。
二 教學與實踐并進,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從提高教師能力入手。學校要為教師的專業培訓和學歷的提高創造條件。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內容實踐性極強,所以,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除了應具備系統的理論知識外,還需具備豐富的現場施工實踐經驗。對于剛從大學畢業就來中職學校任教的青年教師來說,除應具有高學歷與教學技能外,還應強化工程實踐經驗。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必須去施工現場鍛煉一段時間,了解“四新”。此外,要求任課老師每隔1~2年到發達地區去學習新的專業理論知識,從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三 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內容側重于分析推理論證缺乏實用性,要想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一方面必須增加“四新”知識,另一方面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新。變傳統的“填鴨式”講授為現代的“探究性”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盡力提高教學效率。
建議大量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通過模擬或重現現實施工過程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學、法學等學科。教學中既可以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管理經驗,從中抽取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結論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采用案例教學法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學會將所學的書本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問題中來。
四 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加強實踐性教學是學生學好該課程的最重要環節。教材中涉及許多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方法都是施工一線的技術人員經過長時間的施工實踐中總結、完善所形成的。教學過程中僅由任課教師的課堂講授,學生時常會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任課教師應根據教學經驗和施工實踐經驗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針對性地選擇施工工地和實習基地參觀并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驗證、鞏固,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讓學生在參觀實習過程中來感受企業文化知識,加強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為畢業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拋棄傳統考核模式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對學生進行考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對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技術等內容的掌握情況。考核的內容應以實踐為主,重點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在以往的考核中,都以單純筆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這樣無法有效考查學生學習實情??荚囆问娇刹捎霉P試(50分)+實踐的形式(50分),實踐考試采取將帶領學生到施工現場進行動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考試形式。
六 結束語
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改革是一項艱難而持久的任務,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并在改革中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逐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受施工單位喜愛的高素質的施工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楠、劉東、王秋平.《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08(6):181~182
[2]王金圳.淺談“項目教學法”在建筑施工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5(3):42~44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