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運動、調整飲食結構是健康專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保健秘訣。但是,這些泛泛的說法常會讓人不得要領,操作困難。為此,美國“健康日”網站撰文總結了一些與運動、飲食有關的保健妙招,這些妙招是:
1.掌握均衡飲食的竅門
保持均衡的飲食結構是非常重要的膳食原則,但很少有人能掌握調整飲食結構的方法。對此,日本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的谷口英喜教授向人們推薦了以下調整飲食結構的竅門:①每天吃“半斤水果”。人們若每天吃半斤的水果可攝取到充足的抗氧化劑,取得調節血壓和預防癌癥的效果。②每天吃“一小匙食鹽”。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5克(相當于一小湯匙),并要少吃醬肉、香腸、燒雞、咸鴨蛋、餅干等含鹽食品。③每天吃“兩盤蔬菜”。人們每天至少要吃兩盤(約一斤)不同的蔬菜,其中一盤最好是新鮮、深綠色的時令蔬菜。④每天吃“三勺素油”。人們每天攝入的食用油不宜超過30克,最好限制在25克(相當于3湯勺)以下。⑤每天吃“四樣主食”。人們應每天吃4種不同種類的主食。除了米飯、饅頭以外,也可將黑米、燕麥、蕎麥、小米、紅小豆、蕓豆、蓮子等作為主食來吃。⑥每天吃“6份蛋白質”。人們每天應從紅肉、魚肉、豆腐、牛奶、雞蛋和堅果中攝取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在這6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紅肉具有補鐵的作用,魚肉可為人體提供優質的脂肪酸;豆腐中富含大豆異黃酮等特殊的營養素;牛奶具有補鈣、強壯骨骼的作用;雞蛋被譽為“維生素寶盒”;堅果具有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⑦每天喝“七杯白開水”。人們每天飲用的白開水應為7杯(每杯約200毫升)左右,相當于3瓶礦泉水。
2.常喝酸奶
美國《食品藥理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人們若在飯后服用一杯半富含腸道益生菌的純酸奶,其吃下的食物可更有效地在胃腸道中向前推送。人的腸道在消化豆類和乳糖類食物時會產生較多的氣體,導致頻繁地排氣。而酸奶中所含的有益菌能改善腸道消化此類食物的功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3.常吃卷心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發現,卷心菜中所含的萊菔硫烷能有效地消除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從而起到預防或改善消化道潰瘍、預防消化道腫瘤的作用。該校的研究人員指出,一小碗卷心菜中僅含有34卡路里的熱量,卻能為人體提供3克的膳食纖維和大量的維生素C,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物。
4.常喝橘子汁
橘子汁中富含維生素C,是最完美的提神飲品之一。研究發現,維生素C能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促進鐵的代謝,并可通過血液循環促使氧更快地進入人體內的組織器官中,從而使人感到精力充沛。
5.掌握防治疼痛的有效方法
掌握防治疼痛的有效方法。疼痛是臨床上最常見、對人們日常生活干擾最大的病癥。為了避免受到疼痛的困擾,人們應在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用手機發短信或瀏覽網頁時應挺直上身,將手機舉至與視線平行的地方,以免發生脊椎勞損。②在睡覺時應保持側臥位,使頭部略高于身體,并可在雙腿間放一個小枕頭,以免發生脊椎和骨盆扭曲。③走路時應昂首挺胸,避免彎腰駝背。④在坐著時雙臂要自然下垂,并應使后背能舒適地靠在椅背上。⑤有肩部酸痛癥狀的人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治療:躺在床上或靠在墻邊,雙手上舉,肘部彎曲,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復3-5次。該動作有助于舒展胸部、雙肩和雙臂,緩解姿勢不良帶來的肌肉緊張。⑥后背痛的患者可采取“鯉魚打挺”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其操作方法是:取俯臥位,將手臂向前平伸,盡量抬高雙臂和雙腿,做出類似飛行的姿勢并保持3-10秒,每天練習3-5次,能有效緩解后背酸痛。還可以用手腳做類似游泳的劃動動作。
6.久坐后采取“六步保健法”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進行長期的臨床調查后發現,人們久坐一個小時的危害等于抽兩根煙,約會減壽22分鐘。為了減少久坐對健康的危害,人們應在久坐后采取“六步保健法”進行調治。六步保健法的操作步驟是:①雙手合掌互推。坐直,雙手合掌互推,保持這一動作5秒后放松,至少做4次。此動作可以鍛煉胸大肌的力量。②抬腿。抬起一條腿,直至腿部發酸,再換另一條腿??梢藻憻捚綍r很少運動到的大腿股四頭肌。③貼墻站。后腳跟離墻一拳遠,肩胛骨往后夾,收下巴,腹肌用力向后縮,盡量使腰部與墻沒有空隙。這樣能伸展前胸,放松緊繃的肩膀。還可以讓大腿往下坐,緩慢上下摩擦墻壁,這樣可以鍛煉大腿的股四頭肌。④趴在床上。睡前和起床后,可以在床上趴一會,這一動作有助于被動伸展全天緊縮的前側軀干。⑤半蹲。雙腳距離與肩同寬,收緊小腹,大腿往下坐,可以有效地鍛煉大腿肌肉。⑥踮腳。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尖,然后放松,重復20~30次。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相當于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久坐的人最好每坐一個小時就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