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年來,我國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育特質和目標的區分并不科學,僅僅是以知識的層次作為區分,并沒有突顯出不同教育階段的特殊性。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殊性,以培養小學生能力為基本目標。
關鍵詞:基礎性;能力;態度
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更重視國內的教育情況,希望培養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來迎接挑戰,進一步促進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眾多專家和學者開始討論小學教育真正的特質和目標,希望在最基礎的教育中進行創新和改革,以此來推動不同層次教育的改革創新,最終提高我國教育的發展,培養更高素質和能力的人才。
基于此,本文在淺談全球化背景下小學教育的特質和目標,將從小學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的目標進行闡述,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小學教育的特質
1.小學教育的基礎性
小學教育最基本的基礎在于它的基礎性。作為我國教育中初等教育的階段,小學教育具有明顯的基礎性,從某種意義而言,小學教育就是為中學、大學的中高等教育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2.教育對象的心理生理并不成熟
小學教育面向的對象,即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并不成熟。小學生對社會和生活的認知較為有限,同時心靈較為脆弱。
在這種背景下,小學生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也具有相當大的脆弱性。因此,小學教育對學生的意義非常重大,學生在小學階段受到的教育對其未來成長影響極大,這也變相體現出小學教育的基礎性。
二、小學教育的目標
1.基礎的知識傳授
知識的積累,始終是各個階段教育中最基本的目標。在小學教育中,其基本教育目標是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和生活。
例如,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導學生識字、拼寫和發音,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擁有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夠更好地生活。小學數學教育,教導學生使用基本的加減乘除算法,指導學生認識基本的幾何圖形。
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小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仍舊是對學生傳授基礎的知識,在提高學生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將其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并為學生高層次的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基礎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小學教育更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戰,我國的市場在人才需求上,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這項目標自然也成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交際能力,都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結合小學教育的特質,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處于不成熟和高速發展的階段。這種特殊性,更加容易對小學生的能力進行塑造和培養,通過教師的引導,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例如,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交際能力。教師在設置課外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小學教育的特質決定了小學教育更容易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同時也是為了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挑戰,這也就決定了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是小學教育重要的目標。
3.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正確的心理和態度
小學教育的另一個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正確的心理和態度,使其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
近年來,各界媒體不止一次的報道過有關當代學生的負面新聞。造成這些負面新聞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心理存在問題,學生無法進行自我減壓,無法抒發自己的情緒,無法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人生。
同樣在小學特質的決定下,在小學生心理并不健全的情況下,更容易塑造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和態度。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擁有健全的心理和心靈,使其擁有長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例如,當前的小學教育滲透德育教育,其目的就是美化學生的德育,使其擁有健康的心理和態度,幫助其健康正確地成長,使小學生在社會中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
4.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最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是小學教育中新的目標。
當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受到極大挑戰,這就需要我國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足夠的競爭意識,來面對未來強烈的挑戰和沖擊,要讓他們擁有抵抗競爭壓力的心理素質。
顯然,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就要從小做起,在最基礎的小學教育中進行滲透,從小學開始培養,讓學生在成長中不斷成熟、不斷提煉和升華。
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這就需要發揮小學教育的特質,確定新的教學目標,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塑造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參考文獻:
李志紅.全球化背景下小學教育的特質和目標[J].淄博師專學報,2006(4).
(作者單位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松樹小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