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動力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開始。幼兒時期是孩子形成良好數學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會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掌握一定的幼兒數學行為習慣培養和矯正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幼兒習慣;數學學習;行為習慣;培養矯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幼兒數學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矯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教師要重點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大膽提問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養成習慣。
一、激發興趣,循序漸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動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自然而然會更加投入、更加專注。孩子只有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數學行為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
聽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課堂表現,一方面,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聽懂老師的講解;另一方面,要求孩子的思維活動要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要養成幼兒良好的聽課習慣,就必須在課堂上把他們耳、目、腦、口、手有效地利用起來。
三、培養積極思考的習慣
只有積極思考才能學好數學。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教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幼兒去積極地思考。如:學習數字“6”時,引導幼兒思考,“6”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幫助幼兒一邊分玩具一邊思考,讓幼兒自己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了知識,開發了孩子的智力,還會養成孩子善于動腦的思考好習慣。
四、培養大膽發言的習慣
發言是把內部知識轉化為外部語言,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數學學習中培養孩子大膽發言的習慣,會讓孩子增加膽量,增強自信。教師要指導幼兒,回答問題時吐字清晰,聲音洪亮,對于回答正確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對于回答錯誤的幼兒也要鼓勵加油,不要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良好的數學行為習慣是幼兒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教學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學習新的知識更重要。因此,教師必須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講究方法,堅持不懈,反復訓練,才能促進幼兒良好數學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王俊杰.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J].幼兒教育,2011(12).
[2]張振江.談幼兒數學行為能力的培養策略[J].現代幼教,2012(10).
[3]李美琪.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J].現代幼教,2012(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幼兒園)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