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按照新課標下素質教育的總體精神,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高效優質教學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高效優質自從新課標頒布實施以來,高中的教學手段、方法和形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高中理科生的必修課程之一,生物一直以來都較之于物理、化學,沒有得到老師和學生太多的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物在高考分值中所占的比例較低,這是在以往“唯分數論”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是反過來,高中生物教學也可以很輕易地擺脫這種束縛,在素質教育上大顯身手。
一、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由老師先在課下備好課,然后上課時“趕鴨子上架”式地向學生灌輸相關的生物知識和概念,這樣一般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不太理想。為了達到高效優質教學的目的,老師可以在備課環節上讓學生參與進來。比如,在講解“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在上課前就通過各種渠道來搜集相關資料,比如構成蛋白質氨基酸的種類有哪些?蛋白質在生物體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此外,還能夠將蛋白質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比如為什么奶粉中能夠用摻雜三聚氰胺的方法來“提高”蛋白質的含量?最后,還能夠讓學生自制DNA結構的模型,以此來加深對于DNA當中四種堿基配對的理解。然后在課堂上,老師通過適度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來自己講解對于有關蛋白質知識點的理解,然后老師再對學生的講解進行有價值的點評,指出其閃光之處,補充所遺漏的知識細節。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高效掌握各種疑難的生物學知識點,而且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和鍛煉。
二、要借助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往往是由老師的口頭講述和黑板板書這兩個單調的部分所組成的。由于生物這一門課不同于其他課程,所涉及的研究對象通常是處于微觀世界,學生無法通過肉眼來形成直觀的認知和理解。如今隨著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走進中學教學的課堂中來,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圖片化、影像化,帶給學生們直觀的認識。比如,在講解“細胞膜上的離子運輸通道”時,教師可以制作出鉀離子、鈉離子等不同離子運輸通道的Flash動畫,向學生們展示各種離子通過細胞膜的具體過程,來加深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除此之外,對于一些比較抽象和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物質,老師應該在課本原有插圖的基礎上進行適量補充。總之,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文字的使用率,多使用視頻、音頻、PPT圖片等多媒體設備來將知識點形象化,以便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現代心理學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特點,是測定一個人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在歷史上,孟德爾通過進行豌豆的雜交試驗,從而推導出了著名的遺傳定律。由此可知,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助于學生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質,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成才。比如在講解“細胞的構成”時,老師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去歸納總結動植物細胞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由此來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不同點對動植物各種性質所帶來的影響。同理,這種方法也適用于講解基因的遺傳。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將各種看似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條理化,找出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以及相關理論和模型的優點和局限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來逐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總之,當今所推行的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而高效優質的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老師應該想方設法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作者單位 河南省商城縣職業高級中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