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的使命就是讓學生睜大智慧的眼睛,開闊視野,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出燦爛的軌跡。
關鍵詞:智慧光芒;人格;求知;樂趣新課改的核心之一就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不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增減,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發展的價值追求,是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帶來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創新。
時代要求改革,教育要求創新。“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指出,原始創新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源泉。展望創新教育,它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和層次:
一、創新教育充滿了智慧的光芒
教學工作不是簡單往木桶里注水的過程,學生不是知識的儲存器。創新教育開啟了學生創造的靈魂,使他們具備創造的思想,他們不局限于教材的知識,他們有遠大的志向,宏偉的藍圖。或許他們并不是老師面前唯唯諾諾遵章守紀的“乖”學生,他們對老師或許不會“言聽計從”而另有打算,但只要他們的言行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為人師者就千萬別將他們扼殺在“奴性”的現實中。
二、創新教育注重學生思想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
愛因斯坦說:“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的個人志愿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社會。相應的,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維的個人。在中國,教育賴以生存的東西有三樣,一是權威,再是記憶,三是考試。”面對嚴峻的現實,創新教育則啟示我們:不能把學生塑造成只會記誦和模仿的動物。學生完全可以張揚個性,有自己獨到的思維、情感、愛好,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對老師傳授的知識大膽質疑問難,步步推究。創新的使命就是讓學生睜大智慧的眼睛,開闊視野,展開創造的羽翼,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出燦爛的軌跡!
三、創新教育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充滿求知樂趣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才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質疑評判。葉老早就說:“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具體說是認知的主體,智力操作的主體,心智發展和創造的主體。”師者不能包辦代替,越俎代庖,勞而無功。
展望創新教育,我們不能忽略了智慧的點滴;不能只要知識的堆砌而忽略了探求知識的樂趣;不能只追求機械的重復而忽略了開拓的勇氣和信心。創新教育要讓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學會感悟、思考、質疑、辨識;要讓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和對真善美的渴望,對生活充滿信心;要讓學生插上創造的雙翼,用智慧讓古老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作者單位 重慶市實驗中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