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小學語文課文《鯨》為例,對教學中寫作方法的滲透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課文;寫作方法;說明方法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些質優美文,對于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鯨》一課為例,對教學中寫作方法的滲透進行了探討。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選出來的好文章,為學生的寫作模仿與借鑒提供了好的范本。其中《鯨》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篇介紹鯨的說明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對學生進行了說明方法的滲透,提高了小學生寫說明文的技巧和方法。首先,讓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閱讀,先讓學生對這篇課文有個整體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我專門針對課文第一段讓學生細讀,并概括出這一段的段意。學生經過仔細閱讀,基本上都能概括出段意。在此基礎上,我又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1)這一段總共分成了幾層?(2)大家都認為這段的大意就是說鯨的大,那么這一段是怎么展現出鯨大這一特點呢?學生帶著問題經過再次閱讀后,分清了段的層次,并且找出了段落的寫作順序。此時就可以引出這一段落的說明方法:第一,比較法。課文中通過鯨與學生所熟知的大象進行了比較;第二,列數字說明法。通過大、小鯨體重數字的列舉,對鯨的大小有個數字上的概念;第三,舉例說明法。通過一頭鯨的身長、頭部體積等方面的舉例,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鯨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了上面三種說明方法后,在學到關于鯨的生活習性時,讓學生自學了有關鯨的吃食、呼吸等課文段落,并且讓學生仔細看看作者是如何通過上述三種說明方法,將鯨的生活習性描寫出來的。最后,幫助學生歸納出上述內容中出現的新的說明方法。學生了解了這么多說明方法后,為了能夠讓學生將這些說明方法真正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我又為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寫一篇關于小動物的說明文。
從學生交上的作業中發現,基本上都能用本課中所學的說明方法,對小貓、兔子、小狗等小動物進行描述,其中有位學生在對兔子的描寫中,為了能夠用數字說明法,還通過上網查閱了大量的數據,不僅很好地運用了說明方法,而且還鍛煉了學生地搜集資料的能力。有的學生在寫作中還有所創新,真是讓老師眼前一亮,起到了很好的滲透效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課文的優勢,結合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鄉平原新區橋北鄉馬莊中心學校)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