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英語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口頭交流的機會日益增多,這就迫切需要英語學習者不斷提高聽說能力,尤其是聽的技能。主要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如何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如何促進自身聽力水平的提升,從教與學兩方面解析聽力技能提高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聽力水平;練習模式;語音現象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在職場、貿易、文化交流活動中,英語已成為一種必要的交流工具,聽力理解能力是語言多種能力的綜合反應。現狀表明,很多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上聽的能力大大低于該學科其他方面的技能,聽力能力亟須提高。
一、教會學習,促進學生聽力水平提升
教師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促進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調節者。英語聽力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影響對學生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學習有著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1.培養習慣
聽力水平的提高不僅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教師處理聽力的方法,更需要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課后的練習中。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分析聽力材料,如何解析題目,找準出題點,逐句地反復播放,直到能聽懂為止。只有經歷了這個過程,聽力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2.點撥技巧
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扎扎實實反復練習,還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聽力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聽力技巧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如何抓住關鍵詞、如何做好聽力預測、如何抓住考點、如何做好筆記、如何把握聽力邏輯、如何增加學生的記憶長度等等,這些對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3.練習模式
聽力水平的提升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練習計劃。合理高效的練習方法主要來源于教師課堂的教授,如:在聽力材料的選擇上,可選擇一些中等難度的音頻材料,在練習一段時間后再逐步增加聽力材料難度;除了考慮難度以外,還可以讓聽力資料的形式多樣化,選擇一些視頻資料,增加聽力訓練的趣味性;練習聽力不僅是做選擇題,還可以做聽寫、聽力填空、聽譯、總結、跟讀錄音等等,通過各種訓練途徑讓聽力練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增強趣味性和實效性。
二、學會學習,推進自身聽力水平提升
聽力水平的提升是一項長期工程,僅限于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學生處于相同的學校環境、接受同樣的教學資源,卻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效果,這與學生課后自我學習的效果有著緊密聯系。
1.熟練詞匯
掌握大量詞匯是聽力水平提高的基礎,如果詞匯量不夠,學生就會對音頻中出現的一些詞匯感到陌生,更不用說在詞義與讀音之間形成一定的關聯。因此,學生需要在詞匯的積累方面狠下工夫。在積累過程中,不能僅限于對詞形的掌握,還要重視英語單詞的發音與音意相結合。
2.掌握語法
熟練掌握語法和聽力水平的提升是息息相關的,聽力考試雖然不會直接考語法,但是會間接地考查學生對語法的掌握情況。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放松對音頻里出現的重要單詞的詞性、句子結構、時態、語態、語氣等語法特征進行深入的理解,只有不斷地從語法句法角度進行分析,才會在聽音頻的過程中游刃有余。
3.語音現象
聽力和口語從來都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熟知聽力中常出現的各種語音現象,比如,連讀、重音、弱化、縮讀,才會對更多的語音現象有較強的敏感度,就能及時地理解聽力材料中存在的暗藏的重點內容,因此對語音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間接影響了聽力理解及反應速度的快慢。課后練習語音的最基本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跟讀、模仿,這樣既可以提升自身口語水平,還可以幫助自己深刻地體會各種語音現象。
4.儲備知識
背景文化知識對提高聽力水平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學生課后需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語系國家與中國文化習俗的差別。缺乏對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禮儀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就會給聽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影響。背景文化知識能為學生提供判斷、推理、猜測等依據,這是聽力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教師可重點培養學生聽力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聽力技巧,讓學生學會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練習方法。另一方面,學生需夯實對詞匯、語法、語音現象的掌握,深入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教與學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全方位提升高中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作者單位 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