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數學第三輪復習以自習為主,主要的任務為綜合卷的處理,查漏補缺,回歸教材。主要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第三輪復習談幾點感受。
關鍵詞:計劃;落實;反思
眾所周知,高三數學第一輪主要復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第二輪主要復習專題,第三輪的復習以自習為主,補缺補漏,回歸教材以及對一些探究性、開放性、應用性試題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提高能力。這一輪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制訂計劃
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大部分同學沒有經驗,只能依賴老師的指導,教師必須詳細給出方案,并要求同學形成紙質材料(以每周12小時為例):
1.對于考卷的處理,每周三到四份的綜合卷,其中一份利用兩個小完成,處理好速度與準確率的矛盾,處理好書寫規范、考試時間安排、做題順序是否合理等問題及一些細節問題,剩下的考卷可以進行拆分、重組,并針對性地對一些內容(主干知識或選擇填空)進行系統訓練,要突出通性通法,要體會內容所包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依據自己的特點,有些試題可以不做(已經熟練掌握的),對對答案即可。已練過的綜合卷(每6份訂成一份),每周花兩小時對這些考卷進行歸納、反思,著重掌握相關內容的必考點、常考點及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和常見錯誤(比如不注意函數的定義域),能通過數學思想方法尋求解題策略,了解各相關內容之間的交匯點,及時提高解決綜合題的能力。
2.上面的安排,大概要用7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每周剩下的時間不多。每周用3個小時回歸課本,通過這個環節做到:(1)重點再現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這一過程產生的數學思想方法。(2)理清高中數學的知識主線,透徹地掌握知識結構,熟記數學概念、公理、定理、性質、法則、公式(特別是求導公式、立體幾何的定理及公式、三角函數、概率、數列、解析幾何的公式、矩陣與變換的公式,參數方程以極坐標的公式等必考點),使之爛熟于心,有利于對客觀題的判斷、主觀題的推理及書寫格式的規范(例如: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的應用)。(3)研透課本中公式的推導、定理的證明、典型的例題或習題,用聯系變化的觀點,研究課本習題的變式題,力爭在綜合卷和高考考題中尋找到課本的原型,立足基礎,回歸課本,以不變應萬變,當然個別章節(例如:必修3)可以適當“走馬觀花”式的看過。
3.關于補缺補漏:(1)解決知識的缺漏,一定要通過對專題的反復訓練、歸納、對比,熟練掌握每個知識的內涵與外延,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數學思想,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完成。這里要根據自身特點,在比較薄弱的章節上多下工夫,時間不好確定,大概一小時。(2)解題上的失誤,可以通過回歸課本來解決,概念、定理、公式等掌握到位,就不會出現審題上、判斷上的錯誤。主觀題的敘述要依賴定理、公式、公理來推理及書寫,避免缺失重大步驟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另外對已做過的練習卷中的錯題集進行反思,牢記一些易錯的內容,對糾錯幫助也是很大的。(3)對于一些“低級錯誤”(看錯、寫錯、算錯等),要在訓練中充分展示思維上、行動上的缺陷,重點是要感受“切膚之痛”,這樣才能下定決心,避免再犯。這個環節的解決主要在練習卷(包括專題卷)的處理及回歸課本中結合解決,不一定另花時間。
4.每周還要利用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用來處理一些創新題和提高題,著重鍛煉自己對信息的分揀、加工、組合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這里面主要涉及類比、轉化化歸、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這些試題層次較高,可以幫大家有效地突破。
二、落實計劃
計劃為這一輪的復習指明了方向,但如果不按計劃復習,整個復習還是要落空的,白白浪費制訂計劃的時間。教師一定要起到監督的作用,不斷檢查他們的復習進度和復習效果,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持之以恒,將計劃落實到位。
三、復習反思
以上是這一輪的大概安排,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調整,逐步完善,提高復習效率。要注意用在數學上的時間一定不能隨便減少,更不能憑感覺隨意應付數學的自主復習,沒有計劃、沒有目標、沒有主次之分,把時間白白耗掉。要相信這段時間對大家提高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但取決于是否完成這個過渡:從依賴老師轉變到自己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自己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自己學會思考、學會歸納、學會反思、學會探究,形成知識過程。只要通過這道坎,絕對可以在高考中勝出的。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南安一中)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