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興趣,才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興趣為出發點,對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多媒體技術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興趣濃厚地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作為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造歡快、愉悅、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歡上這門專業。
一、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資源,也是承載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載體,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軟件,使教材內容與時俱進,不能落后于社會應用水平及現狀。目前,各個中等職業院校所使用的電算化課程教材難度深淺不一,內容五花八門,所以教師在選擇會計電算化教材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難易程度要適中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如果教材內容難度過大,會給學生造成很大壓力,不利于樹立學生良好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會讓他們喪失學習興趣。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一線工作者,而不是專業的研究者和發明者,所以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本著務實、求真的態度,為學生選擇難易適中的電算化教材。
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受到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各種財務軟件層出不窮。因此,中職學校在選擇教學軟件時,應做到與時俱進,除了要學習普通的社會財務軟件,而且要嘗試教學那些剛剛推出,并有著很強市場潛力的財務軟件。
3.努力編寫校本教材
對于有條件的中職學校來說,可以組織專業的人員自主編寫校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可以融入精選的社會實例和企業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教學,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體驗角色模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會計電算化作為一門財務專業課程,其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專業教師應積極采用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財務專業的深入了解,我們發現在實際核算工作中,財務人員常常根據會計工作內容和不同的類型,設計不同的工作崗位,常見的有:會計主管、部門負責人、會計、出納等,他們的職能和權限各不相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模擬體驗,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的工作崗位所帶來的不同體會。通過角色體驗的過程,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不同崗位和職責的理解,而且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領會會計工作的實質,并體會不同的工作崗位所帶來的不同感受。例如,在教學“項目總賬”這一模塊時,在會計憑證的傳遞、裝訂、保管等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一個企業中不同的崗位角色,如:單位負責人、采購員、倉管員、銷售人員、會計主管、出納、會計等,指導學生體會每個角色在整個企業經濟業務范圍內所起到的作用,然后逐一變換角色,讓學生分別體會和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在整個企業運行過程中所肩負的重要職責。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刻把握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和經濟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形兼備,具有傳統教學所沒有的優勢作用,它將傳統的板書教學變成了形象生動的動畫與視頻,不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營造了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實施教學,可以優化傳統的教學課件,將動靜結合在一起,使課堂教學更具活力。例如,在教學《基礎會計》時,如果僅是單純地呈現板書內容,勢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創設形象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為此,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要努力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精心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靈活組織課堂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信心百倍,以昂揚的斗志參與學習活動,切實提高會計專業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張春鳳.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探索與改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新港中等專業學校)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