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松、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不得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然而現實中由于教師言行的不當,傷害學生自尊的行為屢屢發生,確實令人深思。
關鍵詞:責罰;期望過高;錯誤預言
常聽到有些老師抱怨自己的苦心付出卻不能得到好的回報,難道我們的孩子真的都是白眼狼嗎?其實不然,究其原因常常是我們老師不經意間做出了一些傷害孩子的自尊的行為,讓原本快樂的孩子背上上沉重的包袱,束縛住了孩子前進的腳步,讓我們的孩子停滯不前,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拿學生自身跟其他人比
這是很多老師的通病。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在考試中成績不理想影響了班級學科的整體成績時,不少老師就會不自覺地拿一些學困生、特困生與班級優秀的孩子作比較,幫助學生找出原因,制定合理的學習生活努力目標,學生才會有真正的進步,才不會失去童年的快樂和天真。
二、學生表現不能讓教師滿意時責罰他
學生的成長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學生年齡、心理發展水平的差異,加上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常常會令我們老師感到不滿意,其實有些孩子不能讓老師滿意的時候他們自己已經很內疚了,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老師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持。而我們常常會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只想著:你是我的學生,既然你表現得這么糟糕,我就用更多的要求來責罰孩子,這時對于學生更多得卻是束縛。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聽!我們應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和鼓勵,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學生才會更加努力學習,這樣既能增進師生感情,也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更不會讓單純的孩子失去快樂,。
三、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為了追求更高的分數,老師們常常是對班里的孩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正所謂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給學生不斷地施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迎合老師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但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四、預言孩子沒出息
當學生作業跟不上或是作業質量太不盡如人意時,特別是一些屢屢參錯的學生,往往會令老師很生氣,當老師被自己的不良情緒控制情感時,老師就會說出一些孩子長大沒出息的預言,這會令這些孩子完全喪失斗志和學習能力,也會喪失生活的智慧,長此以往一些孩子就會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就會表現得越來越差,以至于讓老師徹底對一些這樣的孩子放棄了希望,殊不知孩子是否自信,取決于老師對待他們的態度和正確的積極引導。
在上學期我們班級轉來個“特別”的孩子,說他特別就是不知從何時起他患上嚴重的網癮,剛轉來沒兩天老毛病又犯了,又逃課不見了,我和學生父母最后還是在街上網吧找到了他,看著孩子黯然似有悔恨的眼神,我沒有太多的生氣,回到學校我沒有責怪他、懲罰他,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他談心,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真誠的關心和愛,他向我承認了錯誤,我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币霂秃⒆咏涞艟W癮急不得,除了要加強孩子平時的思想教育,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使用電腦。我說:“下次別逃課了,網癮來了告訴老師,老師和你一起玩,好么?”學生眼里露出了奇異的光芒,我就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他的點滴進步,課下經常找他談心,當他網癮來時,我就安排他在放學后來到辦公室的電腦前,不過我不是教他打游戲,而是告訴他電腦最大的作用就是搜集信息打印材料,是幫助人們辦公用的工具,在我正確引導下,和大家的共同鼓勵下,孩子漸漸戒掉了網癮,再也不逃課上網了。
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把自己調整到平靜和喜悅的狀態,這才是我們對孩子真正的愛!只有我們寬容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犯錯,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然后對孩子進行春風般的呵護和耐心教育,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時,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教育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單位地址 安徽省靈璧縣朝陽鎮大湖小學)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