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由素有“植物肉”之稱的黃豆制成,其發源地在中國安徽的八公山,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豆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難怪有人戲稱,豆腐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豆腐品種五花八門。一塊四四方方、再簡單不過的豆腐,既可成為家中的小涼菜,也可成為大飯店的主菜,甚至還有專以豆腐為特色的館子,比如淮揚豆腐宴。
豆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傳統的北豆腐、南豆腐外,近年來,還出現了許多有“技術含量”的豆腐,如內酯豆腐、木棉豆腐、絹豆腐,甚至還有鮮紅色的草莓豆腐、碧綠色的菜汁豆腐,以及加有花生仁的營養豆腐等。不同豆腐,營養有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范志紅副教授告訴《百歲養生》筆者,傳統的中國豆腐是將黃豆浸泡于清水,泡脹變軟后磨成豆漿,然后用鹽鹵或石膏“點鹵”,使豆漿中分散的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團粒凝聚而成。而如今市場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假豆腐”等幾大類。
北豆腐。又稱老豆腐,一般以鹽鹵(氯化鎂)點制,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餡等。盡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其鎂、鈣(鈣食品)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幫助降低血壓(血壓食品)和血管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南豆腐。又稱嫩豆腐、軟豆腐,一般以石膏(硫酸鈣)點制,其特點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鮮,蛋白質含量在5%以上。烹調宜拌、炒、燴、氽、燒及作羹等。
內酯豆腐。拋棄了老一代的鹵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膠之類物質保水。雖然質地細膩,口感水嫩,但沒有傳統的豆腐有營養。這是因為,一來大豆含量少了,吃起來沒有豆腐味;二來豆腐的鈣和鎂主要來自于石膏和鹵水,而如今使用的葡萄(葡萄食品)糖酸內酯凝固劑既不含鈣也不含鎂,營養價值因而下降。
“假豆腐”。讀者朋友們不難發現,在市場上還有許多“花樣豆腐”:日本豆腐、杏仁豆腐、奶豆腐、雞蛋豆腐等。雖然同叫“豆腐”,模樣都是水潤白嫩,吃起來口感爽滑,但卻和豆腐一點關系也沒有。因為,這些“豆腐食品”的原料中壓根沒有大豆。以日本豆腐為例,其實,就是用雞蛋制成膠體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雞蛋豆腐”。
豆腐該如何挑選呢?范志紅教給大家幾招。
第一,豆腐的顏色應該略帶點微黃,如果過于死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劑,不宜選購;第二,好的盒裝內酯豆腐在盒內無空隙,表面平整、無氣泡、不出水,拿在手里搖時無晃動感,開盒可聞到少許豆香氣;第三,豆腐本身是高蛋白質的食品,很容易腐敗,最好到有良好冷藏設備的場所選購;第四,買回家后,應立刻浸泡于水中,并放入冰箱冷藏,烹調前取出并在4小時內制作,以保持新鮮。
烹調豆腐勿加蔥
豆腐有清熱潤燥的食效,是四時常見的食材,常為菜肴增添不少風味和特色。豆腐與眾多不同的食材均可入饌,但卻不宜與小蔥同食,因小蔥含有的草酸 會與豆腐中的鈣反應生成草酸鈣,影響到鈣質的吸收。豆腐適合與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材共烹。今天推薦豆腐配搭蝦仁,兩者的食味和合,相互之間的營養相宜,而且人體易于吸收到其中的養分。
材料:鮮蝦 300 克、豆腐 300 克、蠔油 50 毫升、姜米(小粒)15 克,鹽、糖、生抽、紹酒、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鮮蝦洗凈,灼熟后立即浸入冰水內,去頭去殼備用;豆腐洗凈切成塊兒,開鍋,用慢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備用;爆香姜米,倒少許紹酒,加入200 毫升清水和蠔油、生抽,以適量鹽、糖調味,加入豆腐和鮮蝦,慢火煮3分鐘,收汁后便可上碟。
做菜放茶解膩又提香
茶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飲茶外,茶肴也以其獨特的口味、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大受歡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營養與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告訴筆者,茶葉入肴的方式一般有四種,一是將新鮮茶葉直接入肴;二是將茶湯入肴;三是將茶葉磨成粉入肴;四是用茶葉的香氣熏制食品。茶肴的特點在于利用茶特有的清香調味除膩,增強菜肴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能。
綠茶為豆腐提味
綠茶是一種非發酵茶,因其葉片及茶湯呈綠色而得名。綠茶茶葉嫩而香、口感好,適合烹制清新淡雅的菜肴,如龍井蝦仁、綠茶肉末豆腐等,不僅能發揮出食物原本的味道,還能為菜肴增添茶的香氣。
紅茶能祛腥養胃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因其口感苦、澀,所以做菜一般只取茶湯。紅茶適用于口味重、色澤重的菜肴,可以去腥解膩,還具有一定的養胃作用。可用紅茶烹調的菜肴有紅茶蒸鱖魚、紅茶燒肉、紅茶雞丁、紅茶牛肉等。
紅茶蒸鱖魚:將1條約500克的活鱖魚宰殺洗凈,用2根筷子擔起放在魚、蔥姜適量,紅茶5克,上鍋蒸熟取出。挑去蔥姜、茶葉,倒入紅茶鹵100克,灑上蔥絲、姜絲、香菜適量,再用鍋燒熱油澆在上面即可。此菜鱖魚色澤紅亮,茶香味濃,肉質細嫩,入口鮮美。
花茶最宜配海鮮
花茶是成品綠茶之一,屬濃香型茶,其茶味醇厚、香氣濃烈、湯汁黃綠、鮮味持久。故適合用于烹調海、河鮮類原料,如花茶魷魚卷、茉莉花茶蒸魚、花茶海鮮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