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湖南湘潭縣云湖橋有位“世外高人”,苦心鉆研根雕,手藝自成一派,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百歲養生》編者帶著好奇的心理來到81歲高齡的曾世英老人家中一探究竟。
走進曾老家的小院,一股書香門第的氣息撲面而來。整潔、雅致的小院里走出位滿臉笑意、白發盈盈的老頭,熱情地招呼編者進屋。一看,老人家中的楹聯都是由竹木板雕刻而成,曾老笑笑:“這個都是無聊的時候隨意弄的。”老人的謙辭讓編者對他的作品更是好奇。
打開一間楹聯上寫著“巧取天工勝天生,根從人意手順心”的側屋,里面成百件根雕作品讓編者看傻了眼。蓬萊同府、蓮鄉花神、十二生肖……曾老邊介紹自己的作品,邊和編者聊著家常。
“門口那副對聯就是我這么多年根雕的心得。”曾老說,自從1997年從江麓機械廠退休后,自己就一門心思鋪在了根雕上。他滔滔不絕地向編者講述根雕作品的構思、樹根的剝皮、取大樣、細刻、打光、上蠟到最后的上清漆。一晃眼,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仿佛年輕了上十歲。
令編者詫異的是,這樣嫻熟的技藝背后,沒有系統的學習,也沒有行家的指點,僅憑著一份熱愛根雕的執著。“根雕不用成本,好多木頭都是我跟婆婆出去散步撿回來的,搞根雕鍛煉身體,出了作品,心里格外有成就感。”爽朗豁達的曾老這些年創作的作品早已過百,但從來未曾拿出售賣,都是送給了親朋摯友。
“我最滿意的作品就是這個雄鷹展翅。”說著,老人撫摸了下擺放得高高在上的鷹翅。老人說,自己喜愛讀《四大名著》和《山海經》,創作中不少原型都是出自這些書中。但是“雄鷹展翅”的創作卻純屬機緣巧合,是周邊修路時挖土機挖出來的“大寶貝”,撿回來時就能看出雄鷹一邊翅膀的大樣。老人笑言,創作有時也真是要感激“老天幫忙”。
除了根雕,老人還寫得一手好字,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臨行前,編者還在感慨這樣的退休老人真是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典范,卻不小心發現了門口小灌木中的“玄機”,原來連這些門口的植株都被曾世英老倆口修剪成了“小狗”的模樣。拜別老人,編者還在回味,這古稀老人的創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