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蘇共二十大后,斯大林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便平地風波,一落千丈。毛澤東對蘇聯發生的事變,震驚之余,立刻以審慎、敏銳的眼光,縱覽斯大林的功過是非。
斯大林的四次錯誤
斯大林對中國革命,一直有著很深的成見。土地革命時期,他認為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中國革命難以成功。山溝里出不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只能算個“農民領袖”。抗日戰爭時期,他從維護本國利益的立場出發,只相信國民黨的力量,不相信共產黨的力量,不愿援助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和根據地,甚至擔心援助中國共產黨,會引起蔣介石和英美盟國的不滿?!拔靼彩伦儭卑l生時,蘇聯《消息報》發表社論予以譴責,認為張學良是在“幫助瓦解中國并制造混亂”。斯大林還通過王明,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抗戰中,放棄獨立發展,放棄爭取領導權,做到“一切服從統一戰線”,其實質是完全服從于國民黨。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整裝待發,準備渡過長江,解放全中國,可是斯大林卻派來米高揚,勸說毛澤東不要渡江。南京解放后,國民黨政府由南京遷往廣州,蘇聯駐國民黨政府大使館也隨之遷往廣州。相反,美國大使館卻留在南京,靜觀形勢的變化。斯大林擔心人民解放戰爭向南發展,會破壞雅爾塔會議劃定的勢力范圍,致使美國全面卷入,危及蘇聯利益。
拿老虎口里的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實行“一邊倒”的外交路線,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建國之初,百廢待興,新中國首先想到的便是尋求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蘇聯的支持。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率領代表團到蘇聯訪問。當日,斯大林便接見了毛澤東。后來,毛澤東被安排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別墅里,斯大林對他采取了不冷不熱的態度,十多天不予會見。毛澤東想起四年半以前,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訪問蘇聯簽定所謂友好條約時,斯大林的態度遠比現在熱情得多。毛澤東惱火了,他對蘇方人員說:“你們讓我來莫斯科什么事也不辦。干什么?難道我來這兒就是為了吃飯、拉屎、睡覺嗎?”斯大林知道后,才帶著莫洛托夫等來到毛澤東下榻的別墅,當面表示歉意和蘇中友好的誠意。
中蘇之間最后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標志著中蘇兩黨、兩國之間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誼。可是,這種友誼的建立是來之不易的,毛澤東、周恩來等殫精竭慮、周密思考,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毛澤東對此一直記憶猶新。1957年1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說:“我們同斯大林有不同意見,我們要簽中蘇條約,他不訂,要中長路,他不給,但老虎口里的肉還是能拿出來的?!?/p>
1949年的蘇聯之行,對毛澤東來說是一次難以忘懷的、不愉快的遠足之旅。毛澤東在黨的一次會議上說:“……戲臺上的英雄豪杰出來,踱方步,與眾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樣的人,他比我矮,畫家定要把他畫高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高多重是物質問題。蘇聯畫家畫我們兩人坐像,他在抽煙,我手里拿一本書,表示向他學習。”
三分錯誤七分成績
在談到斯大林對自己的壓抑時,毛澤東尤為動情地說:“講起斯大林,我們有三肚子氣。可是,我們還認為他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這是公正的。”他尤為欣賞斯大林破除迷信的風格。他說:“學習馬列主義,沒有勢如破竹的風格,那多危險。斯大林后期有這點風格,也可稱勢如破竹,只是破得不好,有些破爛了?!碧K共二十大后,毛澤東認為,斯大林問題的出現,是因為他生前沒有真正地培養出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