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餐桌上,西紅柿拌白糖這道菜最受歡迎(筆者就特別喜歡),不僅有營養,而且香甜爽口。但是,有些人吃后卻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服用治痢疾或腸炎藥物都不見效。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就是甜食螨在作怪。螨喜歡在白糖、片糖、麥芽糖、糖漿中取食,大多是通過飲食被吃進體內使人患病,不僅可致腹瀉,而且還可以鉆入腸粘膜,形成潰瘍。
營養學家認為,涼拌番茄,不如用蜂蜜。蜂蜜為滋補養生佳品,甘而平和,對人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及皮膚等方面的許多疾病具有治療和調補作用。
蜂蜜拌西紅柿做法
先準備好番茄2只,蜂蜜20克。將番茄洗凈,放入碗內,倒入沸水燙約1分鐘撈出,再放清水里漂涼,撕去番茄的外皮,切成塊或片,放入盆內,將蜂蜜倒入小碗內,加冷開水調稀,澆淋于番茄上即成。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素革說,西紅柿顏色越紅,番茄紅素含量越高,夏天要吃熟蜂蜜而不食生蜂蜜,即食用糖度在39℃以上的蜂蜜。低于39℃的雜花蜜可能含有一些有毒的成分,食用后易引起中毒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西紅柿屬于微寒食品,脾胃虛寒的人盡量少吃,不要空著肚子吃;青西紅柿最好不要吃,一般來說,西紅柿顏色越紅,番茄紅素含量越高,未成熟和半成熟的青色西紅柿番茄紅素含量相對較低。夏天要吃熟蜂蜜而不食生蜂蜜,即食用糖度在39度以上的蜂蜜。低于39度的雜花蜜可能含有一些有毒的成分,如含有鉤吻堿甲、顛茄生物堿或東莨菪堿等物質,食用后易引起中毒反應。
豬肝吃前需先“去毒”
豬肝富含鐵、維生素、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基本都有了,補血尤其好。但豬肝中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100克豬肝中含膽固醇368毫克,已經超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300毫克的攝取量,如果再吃其他也含膽固醇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膽固醇攝入過多。
想吃豬肝,又不想膽固醇過高,搭配大豆或豆制品一起吃是個好辦法。大豆是膽固醇的天然克星。首先,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甾醇,其結構與膽固醇非常相似,能在腸道內與膽固醇競爭結合位點,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其次,大豆中特有的大豆磷脂有乳化、分解油脂、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作用。另外,大豆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含量,防止脂質在肝臟和動脈壁沉積。
由于肝臟容易累積毒素,營養師建議豬肝在烹調前最好先“去去毒”:先用淡鹽水浸泡2至3小時,再放清水里泡一會;也可將豬肝切成片,在盆中輕輕抓洗,然后沖洗干凈再烹調。另外,加熱時間不能過短,否則難以殺死豬肝中的某些病菌和寄生蟲卵。所以豬肝忌炒得過嫩,應該熟透再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