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區某事業單位退休的老陳,偶然的機會驚恐發現自己脖子上長了一小塊白斑。這塊小小的白斑會不會就是傳說中“頑疾”白癜風?老陳嚇壞了,于是趕緊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是虛驚一場,原來只是因為花斑癬而引起的普通白斑。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黃卓輝介紹,從醫學的角度看,白斑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色素減退斑(比如花斑癬、單純白斑),另一類是色素脫失斑(比如白癜風、特發性點狀白斑等),即患處沒有色素,色素脫失斑比色素減退斑更白。白癜風屬于色素脫失斑,因此身上長白斑的朋友不必過于擔憂,并非所有白斑、白點就是白癜風。
父母有白癜風 孩子患病率較高
有一些對白癜風不是很了解的人,害怕與白癜風患者接觸,害怕白癜風會傳染給自己。對此,黃卓輝醫生解析,正常人無需擔心白癜風會傳染,因為白癜風并沒有傳染性。但白癜風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母患有白癜風,那么孩子患病幾率就會比較高。
另外白癜風有擴散傾向,若不及時治療,白斑會越來越大影響面容。黃卓輝醫生表示白癜風除了影響美觀,不會出現一般的并發癥,只是發病部位被曬傷后,會有發熱,疼痛,起水泡等癥狀。
醫師建議患者可以使用遮蓋劑
白癜風如發病于暴露部位,則影響美觀,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也嚴重打擊患者的自尊心。黃卓輝醫生表示,白癜風的治療療程較長,有時需要按年來計算,若白癜風患者對化妝品不過敏,建議患者使用遮蓋劑來改善面容,重拾信心。
白癜風遮蓋劑只是暫時解決了患者的面子問題,想要徹底遠離這個“頑疾”,患者還是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專業治療。另外白癜風患者要注意防暴曬,因為白癜風患者的白斑里沒有黑色素,很容易受到紫外線的損傷。尤其是在陽光充足的季節,白癜風患者更要做好自身防護,不要在陽光下過度暴曬。
靈芝,為何被道教尊為“仙藥”?
我國靈芝文化的發展,受道家文化的影響最深。因為在古代道家修煉升仙之法中,靈芝被視為“仙藥”之上品,服之可“后天而老”,“與天同期”。因而,靈芝被稱為“神芝”、“仙草”,并在道教文化中呈現出一個神化的靈芝世界。如《海內十洲記》中記載,祖洲,玄洲、方丈洲等十洲三島,都司神仙居住的仙境,遍生芝草,仙家以芝草為食,故能終生不老。
在東海中的方丈洲行,有“仙家數十萬,耕田種芝草,課計頃畝,如種稻狀”。晉王嘉《拾遺記》和唐 戴孚《廣異記》也說,昆侖山上有芝田數百頃,皆仙人種耕;西王母居住的墉城七寶山上,芝草種類多達一萬兩千種。
據葛洪《神仙記》記載麻姑修道于牟洲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萊仙島。農歷三月三日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釀靈芝酒,敬獻給王母做壽禮,后來民間多畫此以賀壽。“麻姑獻壽圖”中仙女麻姑手捧靈芝酒,壽星舉杯,仙童高舉壽桃,仙鶴嘴銜靈芝,寓意“吉祥如意”、“福壽雙全”。
歷史上著名道家人物葛洪、陸修靖、孫思邈等,都很重視靈芝的研究,對推動中國靈芝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道家在服食靈芝追求長生不老的實踐中,也豐富了對芝草的認識,形成了以養生為主旨的道教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