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閻 敏
按時用藥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但由于各種原因,漏服藥物的情況在臨床時有發生。這時患者可能感到茫然,不知是否應當補服,該怎樣補服。建議大家漏服藥物時,根據以下幾點處理。
算:計算錯過的時間,判斷是否需要補服。并不是所有漏服情況都要補。一般來說,如果發現漏服的時間處于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一半內,可按量補服;如果超過此間隔的一半以上,一般不需要再補服。此規則適用于多數非處方藥和部分處方藥,但降壓、降糖藥的用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處理。例如磺脲類降糖藥,應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每日一次。萬一漏服了,如果能在午飯前想起,可根據血糖情況按照原來的劑量補服。如果時間已過午餐,就要視情況減量補服。
定:能夠補服的藥物,下次服藥的間隔時間不變。補服藥物后,下次服藥不能再按照平常的時間,而應保證服藥間隔,以免造成藥物濃度過高,增大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每天需要服用3次的抗生素,不是跟著三餐服用,而是每隔8小時服一次。如果早上7點吃藥,本應下午3點再服一次,若到了4點才想起來吃,那第三次服藥的時間也應向后推1小時。
過:如果超過了補服的時間,應分情況處理。例如長效降壓藥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在服藥后的48小時甚至72小時內,血液中的藥物還能維持一定的濃度,所以短時間漏服后,血壓也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不建議補服,下次按時間吃藥即可。但是,如果漏服時間較長,并且血壓波動較大,則應當咨詢醫生后,加服一次短效降壓藥,之后按正常周期服藥。又例如,需要每天服3次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患者,如果到了下次服藥時才發現漏服,可遵醫囑加倍劑量服用,此后按照正常劑量和時間服用。
調:補服后,必要時應調整后續的服用時間。有些特殊情況,補服后還需要調整服用時間,以保證治療效果。例如進行移植和心臟瓣膜置換的患者需要長期服抗凝藥,如果漏服1次,在后續的12天內應逐步調整,直至恢復到原來的服藥時間。
此外,生活中的一些營養保健藥、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出現漏服時,一般不必補服。《百歲養生》提醒您的是:慢性病患者漏服藥時,如果拿不準,最好先咨詢醫生,以免發生危險。
常服安眠藥 加速老年癡呆
據墨西哥《宇宙報》報道,暢銷小說《百年孤獨》作者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患上老年癡呆。他弟弟在接受采訪時說,1999年馬爾克斯患淋巴癌時開始顯現老年癡呆癥狀,隨后的化療加速記憶力衰退。化療藥物會加速老年癡呆么?
“不僅化療藥物會加速老年癡呆,就連老年人平時經常吃的安眠藥也會損壞腦細胞,影響記憶力、認知力等。”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蘭萍介紹說,“我在門診見著的老年人睡眠不規律的情況比較多,很多人有服用安眠藥的習慣,特別是安定類的安眠藥其實對大腦細胞是有損害的,會加速老年癡呆的進程。”
安眠藥,特別是安定類的藥物,通過減少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來鎮靜催眠。藥物長期抑制大腦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大腦細胞,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影響記憶力、認知能力等,加速老年癡呆進展。
當然,是否服用安眠藥應由醫生綜合評估風險后處方。有的老人長期嚴重失眠,已給身體帶來嚴重影響時,也懼服安眠藥也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