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年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在我們的臉上留下了印記。我們無法阻擋年齡的增長,但我們可以保持我們的身體器官、容顏盡可能的年輕。經過對各地百歲老人的調查采訪,我們發現老年人變年輕也是有秘訣的,這些秘訣簡單易操作,希望讀者朋友通過閱讀下面這三個真實案例后都能夠保持年輕的狀態!
88歲老人陳彤云:漂亮不輸年輕人
您想過88歲時,別人會用什么詞來形容您嗎?和藹?慈祥?鶴發童顏?……有沒有想過漂亮這個詞呢?很多人見到88歲的中醫皮膚科專家陳彤云教授(編輯插嘴:她的公公還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皮膚保健醫師呢!)時,心里都會不由自主地贊嘆:好一個漂亮的老太太!每當這時她都很開心。陳彤云認為,只有健康才能產生漂亮,所以她對飲食和運動格外講究,也格外堅持。
起床睡覺吃飯都很準時
陳彤云能保持如此年輕的狀態,有不少的生活訣竅。“我生活非常規律,我早上6點鐘必須起床,晚上11點必須入睡,多少年如一日。我吃飯也是定時的,早上6:30吃早餐,吃一碗銀耳,加上點紅棗、蓮子和梨。”陳彤云的午飯是12點吃,很豐富,以綠色蔬菜為主,也講究顏色搭配,“紅的每頓都有西紅柿,另外我還愿意吃豆腐,豆腐的植物蛋白對人體是非常需要的,除此以外,葷菜就吃點魚。”晚飯是六點吃粥,陳彤云很少喝白米粥,有黃米、綠豆,紅小豆,黑米,大麥米,大蕓豆,小紅豆等等,煮粥的時候,今天可以以蕓豆、紅小豆為主,明天以黑米跟大麥米為主,加各種米一塊熬粥吃。陳彤云還有一個長年堅持的習慣,就是每天晚上8點準時水果餐,今天吃一個蘋果、兩個獼猴桃;明天一個橙子加兩個獼猴桃……差不多要吃半斤的水果。
邊看新聞聯播邊走半小時
“每天早晨起來洗完臉后,我就在房子里做做太極拳,不管我做的姿勢好與不好,但是我一定做到位,我認為到位了,有靜有動,就可以永遠保持陰陽平衡。”
陳彤云晚上的運動也是雷打不動,“我不到七點鐘就把中央一臺打開,新聞聯播一開始,我第一步就走起來,等到三十分鐘播完了,我三千步也走完了,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
也許就是這個習慣讓陳彤云長期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以至于八十多歲的她還仍然能夠堅持每天工作,甚至于忙的時候,她一上午就需要接診四五十個患者。
除了規律飲食、堅持運動外,陳彤云每天都要擦自制的護膚品,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里面有西洋參、珍珠粉、維生素E,增白、保濕、防皺的功效都有了。“我擦的時候就多做一做按摩,使皮膚發熱,增加血液循環,幫助護膚品滲透。”
90歲老人李樹彪:有一個60歲的身體
每天早晨,在興業縣洛陽鎮的街道上都會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騎自行車來回奔跑的身影。上車、蹬車、轉彎、下車……只見他動作敏捷、技術嫻熟,旁人看都以為他只有60多歲,殊不知他今年已90歲高齡了。
這位老人名叫李樹彪,是洛陽鎮洛陽村的一名鐘表維修師傅。職業的緣故,他需要經常外出給人維修鐘表。自從20世紀70年代他擁有第一輛自行車以來,就與自行車結下了不解之緣。40多年來,騎自行車成為了他最喜歡的出行方式。
蒲塘鎮與洛陽鎮相鄰,蒲塘圩的圩日,李樹彪幾乎是每圩必趕,只要不下雨,他都會踩著自行車前往該鎮擺攤維修鐘表。從洛陽鎮到蒲塘圩鎮共有6.5公里路程,2007年前,這條道路還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上下坡也非常多,李樹彪經常踩踩又停下來推著自行車走,有時一不小心還會摔倒。家人曾勸阻他不要這么奔波,叫他搭汽車或別人的車去蒲塘,但他還是堅持要自己踩自行車去。他覺得踩自行車雖然辛苦,但可以鍛煉身體。李樹彪至今還是堅持每隔三天踩自行車去蒲塘趕圩擺攤。
2011年,看到別人騎電動車速度更快,李樹彪也忍不住花1600元買了一輛回來,可他才騎了兩天就不愿意再騎了,覺得開電動車不能鍛煉到身體,自己也不習慣。于是,他又繼續踩回他那輛舊自行車。
幾十年來,李樹彪的自行車換了好多輛,不變的是他健康的體魄。令人贊嘆的是,今年已90歲高齡的他腰板依然硬朗,腿腳利索,眼不花、耳不聾,只要光線足夠,他維修鐘表都不需要戴放大鏡。30年來,李樹彪不僅沒有生過一場大病,就連感冒發燒都極少出現。
百歲老人王鳳英:保持一顆年輕心
“你看我穿什么衣服照相好看呢?”南陽市百歲老人王鳳英的家,老人像調皮的孩子一下子把我們逗樂了。看著這位可愛的老人忙著找衣服,梳妝打扮,笑瞇瞇地對著鏡頭擺POSE,老人的陽光心態一下子感染了我們。
今年107歲的王鳳英,是陜西省鳳翔縣人,1969年來到南陽。如今百歲的她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衣著整潔,精神矍鑠。百年人生,讓她見證了祖國的滄桑變化,也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
王鳳英的小兒子才滿40天時,丈夫就去世了,她一個人在農村既要干農活,又要做家務。她個子不高,又是小腳,和別人一樣出工干活,支撐著整個家。樂觀的老人先后拉扯大了4個孩子,經歷了風風雨雨幾十年,現在兒女們都參加了工作。
說起如今的生活,幸福寫在老人的臉上。老人說:“現在的日子好呀!不喝玉米面糊糊了,吃得好,喝得好。”在老人的眼中幸福就是這樣簡單。老人四世同堂,兒孫孝順。勤勞的她自己不僅生活自理,還能幫家人打掃衛生。老人家住在二樓,有時,把樓梯都打掃了,深得鄰居的稱贊。雙休日或是節假日,孩子們帶著她到南陽的武侯祠、醫圣祠和麒麟湖風景區參觀游玩,老人幾乎游遍了南陽的旅游景點。
老人特別喜歡健身,每天小區的居民都可以看到她或是在小區慢走,或是靠在樹上“蹭”背。老人說,蹭背有助于防止背駝。后來,小區有了健身器材,它們也成了老人的最愛,每天下午,老人都要舉20多次杠鈴,有時還到社區健身活動室去“秀”上一把,常常引來社區居民羨慕的眼光。老人還特別愛美,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親手做,夏天,也穿著長袖衣服。100歲的老人穿針引線,動作麻利,做出來的活別提多漂亮了。
讓老人特別樂的事是,今年7月19日,她過100歲生日時,居委會還派人給她送來了祝壽的蛋糕。這幾天街道正忙著給她上報材料,申請政府給百歲老人每月100元錢的補貼。
老人的一生曾經歷了戰爭、饑餓、動亂,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和生活的種種磨難,但她一生勤勞,笑口常開,心胸豁達,樂于助人,永葆一顆年輕的心。上蒼對這位老人也格外垂青,讓她在百歲高齡仍思維清晰,身板硬朗,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