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的夢想之路將不再孤單。
這位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開創了令人稱奇的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因扶貧面廣、效果顯著,該模式顯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并在全球范圍迅速復制推廣。在廣義上,我們也可將其稱為“微型金融”,意在讓貧困人群同樣能享受到廣泛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運作最成功的小額貸款金融機構,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的主要特點包括:瞄準貧困的農戶,尤以貧窮家庭中的婦女作為主要目標客戶,提供小額短期貸款、按周期還款、整貸零還等。其業務核心在于,貸款無須抵押和擔保人、以五人小組聯保代替擔保,相互監督,從而形成內部約束機制。而在世界各地的發展過程中,其模式本身也不斷發生變化。
2000年,中國開始全面推廣微型金融。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市場,同時亦頗為特殊。相較而言,很多國家微型金融的發展都始于NGO(非政府組織)的推動,但大陸地區缺乏強大的NGO歷史和組織。然而另一方面,中國的銀行系統非常強力,可覆蓋至廣袤的鄉村區域,同時還能得到政府支持,所以微型金融主要通過傳統銀行系統來發展。
由于鄉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需求不盡相同,為了提供差異化服務,從業者需要經常深入到鄉間地頭與農戶交談,了解后者的真實需求。但這與銀行做業務的傳統方式仍有區別,主要因為微型金融并非是低成本的業務模式,需要大量人力去接觸廣泛的客戶。同時由于貸款額度較小,導致相關成本居高不下,同時風險控制方式也較為獨特。
因此難點在于,如何才能組織巨大的人力物力來開展此項工作?即便銀行在當地設有分支機構,由于資源有限,員工們實際上也很難弄清客戶的真正需要。
相較而言,NGO組織與專業的小額信貸公司在該領域經驗豐富,銀行可以選擇和它們進行合作。比如,花旗銀行并不直接參與小額信貸業務,而是通過投資信貸機構,為后者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持。截至2014年6月,花旗已與美國海外私有投資機構(OPIC)合作,在22個國家和地區支持了42家信貸機構,為超過107.8萬人提供小額貸款。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對傳統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如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手機,即使一些非常貧困的家庭也是如此,這為降低成本、控制風險提供了一個更加靈活的平臺。
比如,以往客戶經理需要走到鄉間地頭與農戶交談,把信息寫在本子上,然后回到辦公室傳入電腦。現在大部分過程都已實現自動化,信息可被及時發回。客戶也不需要拿著一沓現金去還款,通過移動終端就能完成支付,快捷簡單的方式減少了資源浪費。
與此同時,在風險控制方面,技術發展也為金融機構獲取個人信息提供了更多渠道。目前有兩個網站值得關注,一是cgap.org,它幫助世界銀行(WBG)存儲了大量小額信貸借款人的相關資料;另一個是mixmarket.org,各個國家的小額信貸機構都可以在該平臺上匯報數據,包括相關客戶、貸款額及數量等,此舉將使小額信貸更加公開透明。
因此可以說,技術創新幾乎顛覆了微型金融的傳統模式和發展進程。與此同時,客戶本身也在發生變化。如今,城鎮化進程正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微型金融的服務也逐漸呈現出從鄉村向城市進行轉移的趨勢。相較農村而言,城市人口流動性很強,傳統的“以五人小組聯保代替擔保”的模式將面臨更多挑戰。針對農村人口的小額信貸產品也并不適合城市,尤其對那些因工作而背井離鄉或重新定居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銀行需推出新的產品來適應他們的信貸需求。
(采訪整理|本刊記者 陳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