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Power(君迪)是一家聆聽客戶聲音的公司。作為消費者的傳聲筒,汽車廠商們可以通過該平臺了解客戶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迄今為止,J.D. Power亞太公司從事中國新車質量研究已有15個年頭,該研究旨在衡量車主購買新車后2至6個月內經歷的各式問題。新車質量的綜合得分通過每百輛車的問題數(PP100)來進行衡量,分數越低表明問題發生率越低,質量也越高。
過去一兩年中,中國本土品牌的質量PP100數迅速下滑,這意味著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在迅猛提升。2014年,自主品牌汽車總體新車質量平均為131個PP100,與2013年相比減少了24個PP100。國際品牌汽車則從2013年的104個PP100減至2014年的95個PP100。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在進一步縮小新車質量方面與國際品牌間的差距,這一趨勢自2011年起已持續四年,并于今年縮小至36個PP100。如果本土品牌能保持這種提升速度,預計到2018年就能夠追趕上國際品牌的質量水平。
據J.D. Power亞太公司10月發布的2014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報告顯示,超出主流車品牌市場平均(110 PP100)的自主品牌有六個:廣汽傳祺(99 PP100)、東南(106 PP100)、啟辰(106 PP100)、納智捷(108 PP100)、榮威(108 PP100)和中華(108 PP100)。去年有四個本土品牌的表現在主流車市場平均值以上,而在幾年前則根本沒有自主品牌。
目前,中國消費者抱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汽車硬性質量不滿意,當然也有更多軟性問題,比如車輛外觀設計、座位舒適度、車內味道等。對于自主品牌廠商來說,軟性質量的提升可能沒那么快。當然,就汽車整體質量而言,硬性問題仍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否則其他提升都沒有意義。
國際品牌汽車廠商注重打造品牌形象,而且目前很多品牌在中國開始有下調價格的趨勢,而本土品牌以前就是以價格取勝,所以現在單純靠價格戰很難再取得成功。雖然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一直在提升,若想保持相應的市場份額,他們仍需繼續提升。
同時我們看到,消費者對燃油經濟性的抱怨在過去幾年并沒有下滑趨勢。在全國范圍內來看,大概每百人中就有68人抱怨燃油經濟性的問題。而實際上,汽車廠商在燃油經濟性方面已經下了很多功夫,汽車質量其實是有相應提升的。那么為什么消費者的抱怨數仍如此之多?因為他們的期望值提升了。
如今,自主品牌廠商也從全球市場采購汽車配件,以保證質量,因為沒有好的配件就很難保證好的質量,同時他們也盡量去做一些全球標準統一的流程。在汽車質量上,他們也非常注重提升設計,以及雇傭有經驗的員工以保證產品質量。以廣汽傳祺為例,該公司在噪音方面的提升非常快。如果小的配件沒有裝好可能會產生一些噪音,他們做了很多來提升這方面的質量,所以你可能看到它的整體質量也在迅速提升。
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占有率依然較低,但份額也在慢慢提升。我們注意到,消費者不會因為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就不再抱怨,他們對車的期望值是一樣的,所以對于推出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汽車廠商而言,仍然要保持整體質量提升。
雖然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在下滑,但仍占到30%左右,他們仍在努力爭取自己的最大市場份額。我在美國、德國、日本都工作過,但我覺得中國最有意思,因為中國市場很大、變化非常快。如果自主品牌汽車整體質量持續提升,將會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采訪整理︱本刊記者 楊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