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往往把黃金當作“硬通貨”,其實價值勝過黃金的“超強貨”還真有不少。記得以前曾有“縱有黃金一箱,不如烏木一方”之說,這就帶出了一款價值遠勝過黃金的“超強貨”——歸屬于陰沉木序列的金絲琥珀木。
既然是木材,第一聯(lián)想到的用途就是做家具,但自古以來,陰沉木制成的家具極為罕見,而特大器型則更是稀有。不過,令藏家欣喜的是,隨著現(xiàn)代加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金絲琥珀木正在成為制作孤品和特大型家具的不二之選。
如今,曾主導開發(fā)松江新城英式風貌區(qū)之泰晤士小鎮(zhèn)的何青先生,其開設在泰晤士小鎮(zhèn)917號的亙古齋,正在成為國內(nèi)唯一的金絲琥珀木展示和制作的企業(yè),而在何青的精心設計下,金絲琥珀木也正在開始一番精彩絕倫的涅槃重生。
古今結合的神奇工藝
走進亙古齋的金絲琥珀木收藏展示館,特大孤品器型比比皆是,有高270厘米寬135厘米的頂箱柜;長295厘米寬128厘米的獨板雕花寫字臺,長270厘米寬116厘米的獨板大書案;長215厘米寬108厘米的羅漢床和直徑180厘米的大圓餐桌等,金絲琥珀木之家具藏品魅力撲面而來。
仔細打量一番亙古齋的金絲琥珀木孤品,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的木作工藝在此得到了重現(xiàn)。就拿傳統(tǒng)的榫卯工藝來說,這是中國古典家具的靈魂,更是中國傳統(tǒng)木作工藝的精髓。“依據(jù)家具設計圖樣,全面考慮了榫卯的粗細緊密和力學平衡的合理性,運用巧妙的構思,采用精巧準確的榫卯結構,將家具的各個部件緊密組合連接在一起,成為結合牢固的一個整體。”接待人員一邊展示著這些孤品器型的關鍵部位,一邊對我們解釋。
在何青看來,榫卯結構的金絲琥珀木家具,榫本身即是家具部件的聯(lián)體,材質(zhì)一致,結構緊密,不易松弛,扎實穩(wěn)固,經(jīng)久耐用。
同樣,可別小看了這些“大家伙”的細節(jié)工藝,一樣毫不含糊。從柜門到柜腿,處處都有著傳神且精致的雕花,有梅蘭竹菊,也有琴棋書畫,通靈中傳遞著中國古典工藝的神韻之美。“木作是中華一絕,恐怕世間難以找出可與之相提并論的工藝行當。看過去那些木作精品,無不蘊含著工匠熾熱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藝,每個制作細節(jié)既是藝術文化的回望,又是現(xiàn)實生活的延伸。而雕刻一件金絲琥珀木特大型家具,需要整整一年。我們踏破鐵鞋,終于在浙江東陽找到了一位大師,祖上世代皆為名匠,手藝精彩絕倫,由他親自操刀,把金絲琥珀木的天地靈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何青表示。
整整一年的雕刻,絕對是個大工程。據(jù)何青介紹,這位大師初看到金絲琥珀木的白坯時,也是驚訝了好久,感嘆自己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的陰沉木,因此,傳統(tǒng)的圖案如何搭配就成為了“老革命”遇到的“新問題”。好在大師經(jīng)驗豐富,充分結合了金絲琥珀木的大氣和靈氣,將傳統(tǒng)圖案巧妙結合,給世人打造了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精品。
古已有之的傳統(tǒng)瑰寶
陰沉木質(zhì)地堅實厚重,耐腐性極強,我國古代人民利用陰沉木已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據(jù)《逸周書·王會篇》記載,早在公元前1027年西周成王時期,陰沉木已成為貢品并主要用于名貴棺木。陰沉木又是上好的雕刻材料,由于其介于木石之間,雕刻起來手感上佳,雕刻出的作品上油后或黑里透亮,或黃中滲紅,質(zhì)感非常強,很適于表現(xiàn)細膩傳神的作品。也正因陰沉木種類繁雜,而成大器者很少,因此,用于制作雕刻及根藝品多,很少用于家具的制作。
“陰沉木已超出了木頭的范圍,而應將之列為珍寶的范疇。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苑,就藏有巧奪天工的陰沉木雕刻藝術品,其珍貴的程度遠非一般木頭所能企及。”據(jù)亙古齋接待人員介紹,1990年代前出土的陰沉木,民間多用于打造桌椅。因陰沉木形狀各異,數(shù)量稀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自1990年代末以來,陰沉木的工藝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
“深埋地下數(shù)萬年的新西蘭貝殼杉,是我眼中制作特大器型家具的最好選擇。”何青自信地說,“在加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貝殼杉的可加工性非常好,是良好的車削用木材,加之開榫、釘釘、膠粘和表面處理的性能都不錯,就嘗試制作了一些特大器型家具。”
前無古人的大膽嘗試
古有“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道出了古代陰沉木最大的用途。
那時候,人們信奉神靈,認為玉石等天地精華的凝結物可以辟邪,于是將色澤深沉不懼水的陰沉木,視為驅(qū)邪鎮(zhèn)魔的寶物。因此,達官顯貴、文人雅士都喜歡將陰沉木器物與藝術品視為鎮(zhèn)宅之寶,更有甚者,將陰沉木作為棺槨用材,以求保佑軀體與靈魂的平安。特別是明清時期,陰沉木成為帝王建筑宮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選之材,清代帝王更是將其列為皇室專用之材,民間不可私自采用。
何青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亙古齋用的材料,都是在地下深埋數(shù)萬年的新西蘭金絲琥珀木,而制造明清家具藏品在世界上尚屬首創(chuàng)。”在何青看來,這種穿越了數(shù)萬年的珍稀古木制成的家具和藝術品,必定會成為藏家新寵。
傳說中的鳳凰,每500年就要投身于熊熊烈火中,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它們的軀體也由此得以重生。同樣,亙古齋在深埋地下多年的金絲琥珀木上精雕細刻,通過結合中國傳統(tǒng)的木作工藝,讓原本就有靈氣的神木也經(jīng)歷了一番涅槃,于世人面前展現(xiàn)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可貴的是,金絲琥珀木的材質(zhì)決定了其制作特大器型家具的價值,由于材質(zhì)體形大、質(zhì)地亮麗和極好的可加工性、穩(wěn)定性,用其制成的藝術品、家具、根雕等具有獨特的表現(xiàn)力,其增值潛力無疑相當可觀。
QA
何青訪談
金絲琥珀木有哪些特點?
何青:總體來說,金絲琥珀木具有耐潮、耐蛀、耐腐,且有香味、油性重等特性,我們可以把金絲琥珀木稱為“神木”,因為其兼具木之性狀與神韻,因此也是避邪、納福、鎮(zhèn)宅的寶物。這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瑰寶,更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
如何看待金絲琥珀木制作特大器型家具的前景?
何青:陰沉木家具及藝術品,就其質(zhì)地、文化價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說已經(jīng)超過了名貴的紫檀木。古詩說,“其由來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泥潭不損錚錚骨,一入華堂光照衣。”由于其數(shù)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極具觀賞價值,因而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和經(jīng)濟附加值。我認為,利用陰沉木獨有的材質(zhì)、古奧的神韻及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藝術品,是自然與人文高度融合的藝術品,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