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觀當前各地在《禁毒法》、《戒毒條例》和《司法行政機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規定》的框架內進行戒毒管理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作為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戒毒人員社區矯正機制構建在新時期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本文擬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機制構建的意義、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適用對象、程序及實現途徑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機制""構建""思考
【中圖分類號】D6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200-02
自《禁毒法》《戒毒條例》《司法行政機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規定》實施以來,綜觀當前各地在《禁毒法》《戒毒條例》和《工作規定》的框架內,立足于戒毒管理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據調查得知,我國目前的強制隔離戒毒工作已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組織機構,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戒毒管理局,建成256個強制隔離戒毒所。中國符合戒毒工作規律的戒毒工作體系已初步形成,同時,具有區別于公安戒毒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特點,具有地方特色的強戒工作模式也已基本建立起來。作為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戒毒人員社區矯正機制構建在新時期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為此,本文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工作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機制構建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強戒人員的再社會化
對強戒人員進行一段時間的“監禁式”強制隔離戒毒,可有效地戒除其毒癮,但也存在弊端,由于長時間封閉,強制隔離容易使強戒人員受場所內大量吸毒人員所形成的“群體亞文化意識”影響,易形成交叉感染,從而加重了他們反社會的不良心理及不良社會認知的形成。而采取社區矯正這種開放式戒毒機制,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現不良問題,進而可以有效利用親情交流及社會交流,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使戒毒者最終能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融入社會。
2.有利于體現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社區矯正可充分體現康復治療、權利保障和人文關懷。
社區矯正使戒毒人員在不與社會隔絕的環境中進行,可實現其順利回歸社會的目標,發揮社會資源優勢,讓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徹底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順利回歸社會。
3.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
目前,我國的毒品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破壞社會安全穩定、阻礙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戒毒工作已成為國家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我黨維持政治穩定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強戒人員社區矯正使戒毒人員由被動強戒到主動自覺遠離毒品,重新過正常人的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進而實現“中國夢”。
二"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適用的對象及程序
對強戒人員進行社區矯正,必須依法進行,依據《禁毒法》的規定:
1.適用對象
適用對象應當是具備以下條件:(1)期限要求。必須是執行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達一年半以上。(2)考評級別。經所內綜合評估各方面情況達到優秀等次。(3)擔保條件。家庭健全,有固定居所,且家人有能力和條件進行擔保。(4)社區組織健全。當地社區組織健全,且已經開展了社區矯正工作。(5)無犯罪記錄。個人無其他犯罪記錄,且被公安機關決定強制隔離戒毒累計在3次以下的。在符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對于因病所外就醫、有強烈戒毒意愿、自愿戒毒的戒毒人員、其他適用非監禁強制隔離戒毒的戒毒人員適用社區矯正。
2.法定審批程序
依據《禁毒法》有關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實行法定審批程序:(1)確定適用對象。強戒場所對符合強戒人員社區矯正條件人員進行確定。(2)書面申請。強戒場所在確定了社區矯正對象后,應向公安機關提出實行社區矯正的書面申請,并附社區矯正對象強制隔離戒毒期間的綜合評估報告。(3)審核批復。公安機關收到上述材料后,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應在法定工作日內做出批復。(4)移交。公安機關做出批復后,應及時通知矯正對象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及社區相關組織部門和個人,并確定移交日期和地點,同時,強戒場所應派管理人員在規定日期將矯正對象及相關法律文書一并送達規定的地點進行交接,交接完成后,當地司法行政機關應出具接收回執。
3.明確各職能部門職責
依據《禁毒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在社區矯正期間應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1)公安機關要積極配合司法行政機關加強對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及依法履行有關法律程序。對矯正期間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矯正對象依法進行打擊;對不服社區管理、重新吸毒的及時通知原強戒場所,收回矯正對象,并做出是否延長強戒期限的決定。(2)基層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依法組織有關單位和社區基層組織開展好日常社區矯正工作,做好對矯正對象的監督、考核、獎懲審報、評估工作。(3)強戒所負責做好定期回訪及跟蹤教育引導工作,并向社區矯正工作者提供矯正對象相關矯正技術資源,提出合理化建議,定期收集整理好矯正對象的表現材料。(4)街道辦事處及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向社區提供司法社工服務,包括心理咨詢、就業培訓及咨詢、困難家庭社會保障等服務。(5)居民委員會及村委會負責協助公安及司法機關做好日常的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并協助矯正對象家庭做好幫教工作。
通過一段時間的社區矯正后,戒毒所可依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的社區矯正評估報告和建議,結合在所期間的評估報告,依法提請公安機關決定是否提出提前或按期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三"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的實現途徑
第一,加強宣傳引導,爭取社會支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是一項社會性活動,而這項活動是一項比較新的活動,社會各界對它不了解,這就需要我們各地各部門做好宣傳引導。要拓寬宣傳方式、方法,多利用新型媒介如官方微博、互聯網等做好正面宣傳。如果宣傳不到位,那么在后續開展工作中就一定會舉步維艱,最終不了了之。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領導干部多下基層、多和群眾交流“問計于民”,將我們和老百姓之間的那層紙捅破,只有宣傳到位才會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才會使社區矯正越做越順。
第二,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符合各地實際操作的指導性文件,用其來指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工作。法制的完善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部法規的出臺可能在當時是符合社情、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就可能存在法律的滯后,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隨時洞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第三,做好分類管理。將吸食不同毒品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按照吸食毒品種類的分類管理教育,針對不同的戒毒者開展不同的社區活動、技能培訓。
第四,指導人員要本著“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原則,對于矯正對象要充滿愛。要以德服人、以德管人,在做好教育矯正的基礎上爭取社會上的認可,讓更多的人理解這項工作。
第五,提高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加強人才儲備。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社區矯正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沒有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工作人員就沒法很好地開展工作。
第六,對強戒人員回歸社會后強化管理。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需要對其進行強有力的動態管理及監測,這既是鞏固前期強戒成果的需要,也是進行回歸社會后續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第七,健全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就業體系。強戒人員回歸社會是否能得到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這是確定其能否在社會立足、順利融入社會的穩定劑。如果長期失業,生活無保障,就容易對自身失去信心,極易產生消極思想,“破罐子破摔”,為此,應當對戒毒人員開展廣泛的職業技術教育,提高技能素質。如通過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安排戒毒回歸人員;利用社區就業服務網絡,引導戒毒回歸人員到社區服務,對公益性崗位實行財政支持;非公益崗位采取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為戒毒回歸人員提供幫助,促進其及時就業。
四"結束語
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續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諸多管理職能部門,如公安、司法、民政、街道(鄉鎮)、社區(村居)等,同時需相關部門通力合作,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戒毒人員及家人齊心努力,共同完成社區矯正的任務。因此,做好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工作利國利民,能促進社會穩定,能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是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龐遠燕〕